|
飯碗的故事(3)
我年過花甲卻大一事無成,愧對師長。細細想來,我一生最值得眩耀的,最大幸運,是上了一所好小學,遇到了一些好老師。
我的小學老師或者不算名師,但他們是真正懂教育的“明師”!
我一年級的啟蒙語文老師、班主任是位美麗的女老師,姓熊,芳名仁仆,那時還不到30歲,正是女人最燦爛的年齡。先生身材修長勻稱,曲線恰到好處,臉白晰略顯富態(tài),美麗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如一潭清泉,嘴巴不僅歌唱得讓我們?nèi)朊裕f話也銀鈴般的悅耳動聽。初次看到中央電視臺美女主持人桑晨,我便自然而然地想到我的啟蒙老師,那國字臉,那一潭清泉的大眼睛,那親切的微笑,那銀鈴般的聲音,引起我對已作古的老師默默的懷念。印象中老師美麗而親切,友善而不失威嚴。50年來,我見過的小學老師中似乎沒有誰比得上我的啟蒙老師。我的拼音,我的漢字,乃至我日后走上講臺教語文,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我老師的影子。她教我們坐正,教我們正確握筆,教我們唱歌,教我們歡笑,也教我孝敬師長,愛惜糧食。她教我們語文,還教音樂,她是慈母,也是嚴師。后來好像聽說老師與師公關(guān)系不很好,跟兒子過;蛟S政治原因吧,那年月很多事說不清,她成份比較高,文化大革命中挨過批斗。
我啟蒙的數(shù)學老師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汪映雪——后來我學習了成語“囊螢映雪”,明白是用其勤學的典故。他是一位標準的美男子,眉清目秀,女人般白晰細嫩的皮膚,在當時農(nóng)村可謂鶴立雞群。先生講課吐字清晰,聲音富有磁性,真謂之余音裊裊。先生不止勤學而且聰穎,他初師學歷,小學畢業(yè)考入初等師范,但后來教高中語文,是學校語文骨干教師,以至現(xiàn)在一所民辦大學中文系兼職教任教。1979年我參加函授教育入學考試,交卷才發(fā)現(xiàn)與恩師同場,我輕輕喊了聲老師,先生正奮筆疾書。陰錯陽差,結(jié)果竟然“徒中師未中”——先生說他“文章寫長了”;蛘哒娴娜绱税,先生下筆千言,文思如涌,情不自禁寫長了那情有可原。后來先生舉家遷居新疆石河子,早已退休。十幾年前見過老師,比我大十多的老師看上去跟我年紀差不多。
二年級數(shù)學老師叫劉少生,與當時國家主席劉少奇只一字之差,據(jù)說他曾與同事開玩笑說“我少奇哥叔”。后來文化大革命還挨過專場批斗,說他“政治立場有問題”!老師臉上有點雀斑,但性格溫和,說話輕言細語,從不對學生發(fā)脾氣。后來在“宿松師范”當事務長。現(xiàn)在巳退休,一次竟當面問我小學同學他的學生柳正來:“你認識佐壩柳正來嗎?他是我的學生!薄,老師老了,頭腦有點小問題。我在縣城遇見先生打招呼時不忘說自我介紹。吸取教訓,免得老師又說“你認識佐壩石普水嗎?他是我的學生!
五年級的語文老師、班主任是我一奶同胞的大哥。人們說我長像很象大哥,但大哥從小念書,細皮嫩肉,五官端正,像貌堂堂,人長得比我?guī),秉賦也比我聰明。而且受過極好的正規(guī)教育,讀過兩年私塾,從小學讀到初中,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高中,本可以讀大學的,但我農(nóng)民出身的父親堅持要大哥讀中師。大哥文武全才,內(nèi)外兼修,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我與大哥是散文的“形似而神不似”。秉賦氣質(zhì)我樣樣不如大哥,大哥唯一比我差的是做莊稼活,小時插田在岸邊小木梓樹底下乘涼。幾年后大哥又做過我初中二年級老師兼班主任。
五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叫蘇松勁,身材高大,聲音洪亮。先生患有肺結(jié)核病,戴著口罩,上課很投入,有時甚至手舞足蹈,常常講到情不自禁中口罩沒戴好,用滿粉筆灰的手拉上口罩又講。
謝燦旺老師人長得文靜字寫得特漂亮,一絲不茍,個個都見書法功夫。張西來老師五短身材,新畢業(yè)分配吧,對學生最兇,有些調(diào)皮的同學叫到黑板前,嘴里說“站好著!”抬起一腳,學生跌倒在地,爬起來還拎耳朵,打耳光。后來參軍,轉(zhuǎn)業(yè)后分到商業(yè)局開汽車,見到我還能叫出名字。尹繼東老師會講故事,他初師畢業(yè),后來下放,跟我同時當民師,辭退后當牛販子,沒有兒子,現(xiàn)在家境況不大好。趙水根的老師背書簽名一氣呵成,后來不知為什么打成“反革命”,曾經(jīng)賣過油條麻花。校長趙長勇,家離佐壩七、八十里,文革后期當過縣委委員,“五•七大學”——宿松師范校長。主任陳國祥,會計張繼良,后來擔任鄉(xiāng)教委主任。
我的老師都是教育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字寫得規(guī)范漂亮,畫畫得極傳神,歌唱得悅耳動聽。六五年春節(jié)學校排了兩場黃梅戲,哄動五鄉(xiāng)八里,鄉(xiāng)親們都交口稱贊!大哥、熊老師、汪老師都是主角。文革初期學校成立宣傳隊,僅僅排演幾天,學校演出唱轟動一時。我的老師多才多藝,他們沒有一個讀死書的書呆子,且敬業(yè)勤奮,樂觀豁達,永遠都是我的楷模!
萬分欽佩我的小學老師們!可惜他們好幾個已經(jīng)作古,謹以此文祭奠我的恩師,愿恩師天堂快樂!
(2010.9.22中秋)(2015.1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