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我們應該補上孝順父母這一課 石普水 這兩天看報特憋氣。 昨天一篇《科級干部家有樓房親娘住雜物間縣委書記令嚴查》的報道說,信陽市潢川縣副科級干部蔡德強家有大面積住房,卻讓母親住不足7平方米的雜物間!都矣4層樓“住不下”八旬親娘》,喪失人倫的“干部”,行為的確令人唾棄! 文章見報后,在當?shù)胤错憦娏。潢川縣委書記看到報道后,當即作出批示,即刻讓組織調查組調查核實!耙粋對親生母親都不好的干部,怎么會對人民負責!”縣委書記的話一針見血,大快人心! 他的批示更意味深長——“一名黨員干部如此不守孝道,缺乏道德,怎樣心系群眾,為人民服務?” 今天看2009年2月27日《 新安晚報》,《17歲少年不滿看課外書被阻一腳踢斷父親肋骨》,父親在管教兒子時,被17歲的兒子一腳踢斷肋骨。事發(fā)我省銅陵市。 什么叫十惡不赦?“十惡”,最初是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的惡業(yè),故又稱“十惡業(yè)道”。“十惡”作為古代刑法中的罪名,最早出現(xiàn)在《齊律》中,當時稱為“重罪十條”:“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惡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議論贖之限。”“不赦”,不可饒恕,不能減免處罰。 二君有幸,生于社會主義社會。如果生于封建社會,會受“家法”處置。同姓合族公議,或戴著木枷,由族長們押解著邊敲鑼邊喊:“大家莫學我,我忤逆不孝!”或跪在祖宗牌位下,合族每人吐一口唾沫!重的亂棍打死或沉河! 在農村,現(xiàn)在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中老父母七老八十的,還要自己供養(yǎng)自己,要種田種地,養(yǎng)豬養(yǎng)雞,要照顧扶養(yǎng)一大堆孫兒、孫女,生病無人照顧,直到死兒子媳婦才回家。這樣兒媳情有可原,農民工要生活,不能在家盡孝,他們收入低,文化素質也低。 但是我們這位副科長“父親去世早”,母親好不容易供他讀書工作。他親戚說:“春節(jié)時,我們去他家拜年,老人就住在那個低矮潮濕的小屋里。最冷的那幾天,蔡德強他們在樓里開著空調,老人窩在被窩里向我們哭訴養(yǎng)了一個不孝兒! 孝敬父母,不僅是人類的美德,而且是動物是本能。“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小烏鴉為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喂養(yǎng)年老的父母。 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跪下來用乳汁喂養(yǎng)父母。 “一名黨員干部如此不守孝道,缺乏道德,怎樣心系群眾,為人民服務?”縣委書記的批示樸素而深刻!一位高中生對父親尚如此兇惡,下得如此重手,假使兩年后他考入警官學校,對頂撞他的百姓誰說不定他要不開槍! 動物尚能如此,我們人類禽獸不如嗎? 我不寒而栗! 嗚呼,古人尚且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我們共產黨的干部竟容不得自己的親生母?這樣的干部留著何用?這是時代的恥辱! 我們的教育缺少孝道和仁愛! 一篇《陳親表》流芳千古。作者李密對九十有六的祖母“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嘗廢離” 。面對皇帝“郎中”、“洗(xiǎn)馬” 高官厚祿的誘惑,毫不所動,“辭不就職”。為什么?“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gēng)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 與其說他文辭誠摯感人,不如說他孝心更感人。 “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敬承”,“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今古賢文》、《弟子規(guī)》,不妨列入中小學課本,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知道要孝順父母。我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更多孝子賢孫!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去年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明利就北大2009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進行的解讀說明,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將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學生。今年北大新增了對中學推薦優(yōu)秀學生的要求:熱愛北大,孝敬父母,人格健全,成績優(yōu)秀。 孝敬父母,源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沒有孝敬父母之心,很難想象他能做出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北大偉大! 百善孝為先 。我們的學校應該補上孝順父母這一課! (2009.3.1)(201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