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彩禮(原創(chuàng)) 文/高建瓴
近年來,彩禮似乎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從鄉(xiāng)村的田間地頭到城里的大街小巷,總是會有人在議論著與彩禮相關(guān)的人和事。因為,彩禮不僅涉及到男女青年的婚姻大事,牽連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更主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關(guān)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彩禮,是指男青年去女方提親時,給女方的見面禮。在我的印象中,以前鄉(xiāng)下人家的彩禮好像都是一些實物(豬肉、紅糖、白糖、雞蛋、面粉、布匹等等之類),后來慢慢地變成以實物為主,再加少量的金錢。然而,發(fā)展到今天就干脆全都變成赤裸裸的金錢了,大概是因為所有價值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吧。 據(jù)說,因為當前社會上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男孩數(shù)量遠遠超過女孩的數(shù)量),因此女孩們的“身價”在與日俱增,彩禮已由10萬元上升到15萬元,而且還有向20萬元挺進的趨勢。所以,但凡有男孩的家庭,都在隱隱地擔憂著孩子將來的婚姻大事,而有女孩的家庭卻在暗自高興(至少是不用那么著急的)。由此我便想到,如今的社會是否很快又會呈現(xiàn)出唐朝“不重生男重生女”的社會現(xiàn)象。當然,從目前來看這應是好事,至少是可以讓男女比例得以調(diào)整,回歸正常的狀態(tài)。 自從國家 “放開二胎”的政策落實下來之后,我和妻子也在積極備戰(zhàn),加入“生二孩”的大軍之中?善拮映32粺o憂慮地對我說:“要是再生一小子,咋辦?咱們能掏得出那么多的彩禮錢嗎?”。每當此時,我總是欣然一笑,半開玩笑半作安慰地對她說:“咱們就不能改變一下思路,生個女孩子嗎?這樣‘收入’與‘支出’相抵,把我兒子的彩禮問題也給解決了呢!” 前不久,我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的一則新聞:湖北省陽新縣有一青年小伙子,因未湊足10萬元的彩禮錢,被其“準岳父”驅(qū)車扔在了高速公路上,該小伙一時不能回家,最終只有報警求助…… 看完此條新聞,我真是哭笑不得,感覺從身體到心靈都是涼颼颼的,也從中認識到金錢之所以有如此的威力,主要是因為有一些人在后面極力地吹捧著它、崇拜著它。網(wǎng)絡中這位“準岳父”如此做法甚為不妥,在網(wǎng)上引來了一片唏噓,甚至還有許多諷刺與謾罵。 其實,在當今社會,這種要錢不要面子、棒打鴛鴦的現(xiàn)象又何止網(wǎng)絡中的這位?只要你稍稍留心一下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便有著許許多多這樣鮮活的教材。我經(jīng)常聽到身邊有人議論:某人與某人因為彩禮問題不歡而散,某家與某家因為彩禮問題從此反目成仇…… 盲目地收取彩禮固然是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為人們所不齒。 然而, 當我們冷靜下來,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時,是不是也應對那些收取彩禮的一方給予一些理解與寬容呢? 其一,收取彩禮自古以來在我們中國就有的,并不是近年來創(chuàng)造出來的,只是它在后來慢慢地走了樣。試想,父母們把自己的女兒養(yǎng)大成人也不容易,那是他們二十來年的心血啊,男方說領(lǐng)走就把她領(lǐng)走了,難免讓父母們心里有些失落。這時,男方當然應該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不排除物質(zhì)方面),來安撫他們的心靈,只是要做到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就好。 其二,父母們收取的彩禮,其實并不是完全納入自己的腰包,他們一般都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點,其余大部分又都還給了女兒和女婿。說到底,他們只是在扮演一個“惡人”角色,自己并沒有得到多少好處。那么他們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主要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輸在起跑線上”,想讓她一開始就有一定的生活積累,有一個比較優(yōu)裕的生活環(huán)境,將來能多“享!、少受累。只可惜父母們并沒有想到,他們一插手之后反而把事情給弄壞了。本來兩個人的關(guān)系蠻不錯的,后來因為他們的干涉而產(chǎn)生了裂痕;本來是很純潔的感情,結(jié)果因為金錢的介入而帶來了許多雜質(zhì)。 婚姻畢竟不是一場買賣,兒女也不是父母的商品。我們可以保留彩禮這種傳統(tǒng)的形式,但應該掌握好尺寸,做到適可而止、量力而行,讓彩禮符合文明和諧簡約的社會風氣。切莫意氣用事、自作主張,以免弄巧成拙,悔之晚矣。 不知道父母們知不知道,孩子的美滿婚姻與幸福生活才是一份最好的彩禮;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為孩子爭取再多的彩禮還不如教給孩子生存的本領(lǐng)與生活的能力,即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 所以,如果父母們真的愛孩子,真正懂得珍惜人間的真情,懂得尊重孩子的選擇,真正做到以孩子的幸福生活為出發(fā)點,那么,彩禮就不再是婚姻的攔路虎,不再是幸福的絆腳石,也不再是人們生活中解不開的難題。 2016.04.20 宿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