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xiāng)瓦屑壩的神秘 第1068篇 圖、文:過河卒子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閱讀《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長篇旅行專輯。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閱讀《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長篇旅行專輯。安慶人來源于哪里?為什么安慶人死后要留置地上三年?為什么安慶人講的話卻不是本土方言?為什么安慶只有六個縣形成獨立的語系和風俗習慣?帶著好奇與渴望,2016年國慶期間,卒子來到這片臨江臨湖的古老渡口,并向大家介紹這里。 瓦屑壩本是鄱陽湖畔的一個古老渡口,是明朝初期移民的集散中心,明朝官府將被安排移民的對象聚集到瓦屑壩一帶湖邊,然后上船遣送到安慶府等目的地。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后代隨著傳說的遞減,逐漸淡忘了具體祖居地,將記憶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壩”,似乎“瓦屑壩”成了原居地,這是一種思鄉(xiāng)情結(jié)的歸宿,實際上來自安慶潛山縣、懷寧縣、桐城縣、望江縣、岳西縣、宿松縣和太湖縣皆是由瓦屑壩移民的江西饒州一帶的居民,他們多半是鐃州府和九江兩府各縣。 瓦屑壩位于今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xiāng)的一個自然村,現(xiàn)在又被稱為瓦雪壩、瓦燮嶺等。這里既是古渡口,同時又是古陶遺址,湖邊今存有大量的瓦屑,瓦屑壩就此得名!氨庇写笥軜,南有瓦屑壩。”這里是中國八大移民圣地之一。據(jù)北寧樂史所著《太平寰宇記》在“鄱陽縣”下載:“蓮荷山在縣西四十里彭蠡湖中,望如荷葉浮水面”。此山即今之蓮湖鄉(xiāng)(蓮荷諧音稱蓮湖),明代稱立德鄉(xiāng)。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為了治理國家,朱元璋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恢復生產(chǎn)和發(fā)展的措施。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因戰(zhàn)亂、災荒逃離,人口銳減的地區(qū)進行大移民。六百余年前,饒州三十萬移民從鄱陽縣蓮湖鄉(xiāng)瓦屑壩出發(fā)遷涉到湖北、安徽等地,蓮湖鄉(xiāng)瓦屑壩成為明朝初期全國兩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那時大量移民從江西美麗的鄱陽湖畔一個叫瓦屑壩的地方遷移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其中以安慶府為最。 瓦屑壩,在很多族譜中有"江西瓦屑壩"、"鄱陽瓦屑壩"、"鄱陽桃花渡瓦屑壩"、"瓦屑壩葉家村金雞嶺"等不同的寫法。還由于行政區(qū)劃的因素,有"江南路豫章瓦屑壩"、"饒郡瓦西壩"、"江西饒州瓦西壩"、"饒州府瓦西壩"、"江右瓦西壩"等多種提法。"江右"就是"江西"。據(jù)魏僖所著的《日錄雜說》上記載:"江東稱江左,江西稱江右。蓋自江北視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歷史上有"江右王門學派"、"江右詩派"、"江右商幫"等流派。由于口耳相傳,"瓦屑壩"的"屑"字在寫法上千差萬別:如瓦西壩、瓦砌壩、瓦基壩、瓦家壩、瓦集壩、瓦渣壩等。瓦礫在今鄱陽方言中仍讀作"瓦屑"、"瓦嘰仂"。其實,"西"、"屑"讀音接近。瓦集壩、瓦砌壩、瓦基壩、瓦渣壩等,都是"瓦屑壩"的錯讀錯寫。有意思的是,還有寫成"挖心壩"的,說當年官方逼著大家移民,如果不走就要被"挖心",F(xiàn)存安慶市圖書館有桐城族譜63部,其中20%家庭始祖來自江西鄱陽湖瓦屑壩。 元末明初,江西二百余萬移民,其中饒州府百余萬移民均從瓦屑壩乘船出發(fā),經(jīng)鄱陽湖到長江,然后到達安慶府及其他地方。瓦屑壩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大移民壯麗的情景,也目睹了移民們激烈抗爭的悲壯場面。卒子此次來到瓦屑壩,實地去了解一下移民的根,了解一下安慶人的祖先是怎樣在這片戰(zhàn)亂中遷徙,他們被迫遷到一片生靈涂炭、土地荒蕪的安慶各地,被迫遷到大別山一帶,這種自然環(huán)境,使得靠騎兵侵擾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不能侵害。 江淮大地處于中國南北相交之地,在分裂時期往往淪為戰(zhàn)場。1127年金滅北宋后,江淮之間既是金軍南侵的必經(jīng)之地,又是靠近宋金對峙的前沿,原有人口或隨南遷洪流而走,或在戰(zhàn)亂中死亡,留下的人數(shù)有限,新遷入的更少。安慶府所屬的淮南西路,在整個南宋都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區(qū)之一,以至在元朝數(shù)十年間也沒有恢復元氣。元朝末年,江淮和長江中游反元起義風起云涌,此起彼伏。安慶一帶戰(zhàn)略地位重要,是不同的起義軍和元軍爭奪的焦點,殘酷的爭奪戰(zhàn)持續(xù)多年。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彭瑩玉、鄒普勝、徐壽輝等在湖北蘄州、黃州一帶起義,次年徐壽輝就率部沿江而下,圍安慶城,攻下周圍各縣,并繼續(xù)東下。十一月,徐壽輝大舉攻安慶城,無功而返。至正十五年,徐壽輝勢力復振,攻占湖北沿江府縣,安慶府又受戰(zhàn)禍波及。次年,余闕被元朝任命為江淮行省參政,駐守安慶,徐壽輝部將趙普勝攻安慶失利。至正十七年,朱元璋部四出擴展,擊敗趙普勝和元軍,占據(jù)江南的池州(今貴池地區(qū)),逼近安慶。陳友諒與趙普勝率軍包圍安慶。至正十八年,陳、趙軍攻克安慶,余闕自殺。四月,趙普勝奪取朱元璋占據(jù)的池州府。至正十九年,朱元璋軍西進,與陳友諒軍激戰(zhàn),四月收復池州,九月破潛山,十月攻安慶不克。二十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后稱漢帝,率水軍東下攻朱元璋的基地建康(今南京),大敗而歸,朱元璋軍乘勢攻下安慶。二十一年七月,陳友諒將張定邊攻陷安慶。八月,朱元璋親率徐達、常遇春西征,收復安慶。但江西、湖北大多還是陳友諒屬地,安慶以北也非朱元璋所有,安慶一帶并未脫離戰(zhàn)禍,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徹底消滅陳友諒余部后才恢復安寧。十幾年間,安慶多次易幟,在舊政權(quán)維持無望、新政權(quán)統(tǒng)一尚未來臨之時,爭奪的各方都不會顧及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和地方的長遠利益,殘酷的報復和仇殺、毀滅性的破壞和掠奪在所難免,安慶及府屬各縣遭受的浩劫可想而知。到朱元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時,安慶府留下的人口已少得可憐,大片土地只能任其荒蕪。 相比之下,相距僅數(shù)百里的江西饒州路(約相當今鄱陽、余干、萬年、樂平、德興、景德鎮(zhèn)、浮梁等市縣,元屬江浙行。┹^少受戰(zhàn)亂影響,依然地少人多。明初政府鼓勵向江淮和其他人口稀少地區(qū)移民,外來移民開墾的土地不僅能合法登記為私有財產(chǎn),還能在一定期限內(nèi)享受賦稅優(yōu)惠。饒州路的大量無地貧民紛紛北遷,當?shù)竭_安慶府屬各縣后,大片宜墾荒地和與家鄉(xiāng)大致相同的自然環(huán)境很快就吸引他們就地定居。江西其他地區(qū)渡江北遷的移民,也被安慶地區(qū)的條件所吸引而就近定居。 清朝康熙年間官居大學士的張英,是桐城人。他說:“吾桐(城)與潛(山)同郡而接壤,相距百里許。余之先自鄱陽瓦屑壩徙于桐,始祖為貴四公。潛亦同時同地并來鄱陽,始祖為貴七公,徙居于潛之青山焉!(康熙《潛山縣志》卷十四)清初宿松人朱書也說:“吾安慶,……神明之奧區(qū),人物之淵藪也。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強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會者錯焉,土著才十一二耳”(《杜溪文集》卷三)。根據(jù)族譜記載所作的統(tǒng)計分析,證明張英和朱書的說法是可信的,張英的祖先張貴四、張貴七正是千千萬萬饒州移民中的成員。有人統(tǒng)計了桐城縣的63種族譜,其中有20%的家族的始祖來自江西鄱陽瓦屑壩,其余也大多是在元末明初由江西遷來。而元末以前的家族只有兩個——方氏和姚氏,分別在宋代和元中期遷入。我們對安徽省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和安慶市圖書館所藏36種族譜的統(tǒng)計結(jié)果是:遷自瓦屑壩和鄱陽縣的家族有18個,占50%;遷自饒州和江西的合計有26個,占72%。從遷入的時間看,除了遷入時間不詳?shù)?族和明以后遷入的3族外,在29族中有27族是元末明初遷入的,占93%。 宿松縣的情況也是如此。民國《宿松縣志》記載了該縣256個氏族,除去遷入時間和原籍不詳?shù)耐,尚?13族,其中182族是明中期以前遷入的。在這182族中,遷自江西饒州的有82族,占總數(shù)的45%;在元末明初遷入的有143族,占88%。在元末明初遷入的143族中,遷自江西的有116族,占83%;其中有38族明確記載來自瓦屑壩,31族來自饒州或鄱陽縣,其余來自九江、南昌、南康、吉安或“江西”、“江右”。根據(jù)這樣的推算,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安慶府的約42萬人口中,大約有28萬多江西移民,其中約20萬來自饒州,遷自瓦屑壩的有10萬人,占饒州籍移民的一半。六百余年過去了,經(jīng)瓦屑壩移民的子孫已經(jīng)植根在江淮大地,成為安慶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瓦燮今屬蓮湖鄉(xiāng),離鄱陽縣城鄱陽鎮(zhèn)(即當年饒州府治)不過一二十里,處于鄱江三角洲,離鄱陽湖的汊湖大蓮子湖不過十來里,周圍湖泊密布,水路通暢。根據(jù)歷史地理學家的研究,在宋代鄱陽縣城已逼近鄱陽湖,而鄱陽湖的南部在元明時期正經(jīng)歷一個擴展期,到清代才逐漸因泥沙淤積而有所縮小。當年的瓦屑壩是一個瀕臨鄱陽湖、靠近鄱江的聚落和水運碼頭。瓦屑壩的“壩”應該是鄱陽湖邊的一條壩,真正起著護岸作用的壩,聚落因壩而得名。時過境遷,由于泥沙淤積,鄱陽湖逐漸遠離瓦屑壩,壩因不再有存在的意義而湮沒,瓦屑壩這個聚落名稱也被改稱為瓦屑(燮)。遙想當年,饒州府屬各縣的外遷人口沿昌江、樂安河(婺水)及其眾多的支流順流而下,出饒州府城后,在鄱陽湖邊的瓦屑壩集中,然后登舟北上。到達湖口后,多數(shù)人就近在安慶府屬各縣定居,這就是為什么安慶人多是移民的原因之一,少數(shù)人或溯長江而上,遷入湖廣(今湖北。蝽橀L江而下,遷往安徽及其他省份。遷入安慶府的不下三十萬饒州人。雖然瓦屑壩只是一個移民的集散地,對絕大多數(shù)移民來說,還不是他們真正的故鄉(xiāng),但當年的移民多數(shù)沒有文化、沒有資產(chǎn),更不可能有文字記錄,當他們歷盡艱辛在他鄉(xiāng)定居后,留給后代的記憶只是他們的出發(fā)地——瓦屑壩。有些人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子孫留下任何故鄉(xiāng)的信息,他們的后裔就與周圍的移民后裔一樣,以瓦屑壩為故鄉(xiāng)了。 在這聲勢浩大的移民中,移民的具體流向,史書未作詳細記載,地方志中也只是片言只語,以致數(shù)百年來,移民后裔無法準確地說出及找到自己的“根”在何處。而家譜、族譜的記載,則成為人們研究移民流向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族譜是后人記載世系及世系中人物的譜籍。撰修者根據(jù)其祖輩的傳說,寫清其姓氏先祖及后人的來龍去脈,標明該姓氏祖先的始遷祖地,即所謂“根”。懷寧《吳氏宗譜》載:吳氏堂號“崇讓堂”,“始遷祖吳壽一,原籍江西鄱陽瓦屑壩。元季兵亂,渡江來居懷寧大豐鄉(xiāng)”。卷一總系中明確記載:“壽一公原籍江西饒州鄱陽瓦屑壩!蓖咝級我泼窳飨虬不盏闹饕植荚冢汉戏、鳳陽、肥東、肥西、長豐、桐城、潛山(含岳西縣)、宿松、太湖、安慶、懷寧、池州、貴池、樅陽、青陽、六安、壽縣、黟縣、舒城、滁州、望江、東至、蕪湖、含山、巢湖等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