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涩涩视频

查看: 1118|回復: 0

為什么老二總比老大精?

1056

主題

1056

帖子

5512

積分

真探組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fā)表于 2018-4-26 17:39:58|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家有倆娃的父母經常會發(fā)現,老二好像比老大更精明呢!
  為什么呢?
  自從進入了倆娃家庭的序列,我最常聽說的,就是老二比老大似乎更精明!
  先不說其他,就說我家。
  早晨,同樣是起床、洗臉、刷牙、吃飯這幾件司空見慣的事,老二完成的就比老大輕松一些。
  對老大,我必須發(fā)布非常具體的指令:
  “請滾到媽媽腳邊來,請直起身子,請穿上衣,請穿褲子,請刷牙,清洗臉,請不要看書,請放下書,坐到凳子上來,吃飯……”
  老大像個機器人。
  如果你直接告訴他“起床了!要遲到了!還有五分鐘了!”
  他基本是無反應的!
  只有當你把起床拆成無數個小指令,把時鐘杵到他面前,現場提問:“小明要七點三十分出門,現在是七點二十分,請問小明還可以在家待多長時間?”
  老大這才會明白,啊,小明還有十分鐘時間,小明要遲到了!


  至于老二,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起床、洗臉、刷牙,她基本能順溜地完成,就算時不時也會貪玩耍,不按時按點來吃飯,但你只要稍加點撥,老二的行為就能回到正軌。
  有時,真是不得不承認:
  哎呀,老大傻,老二精呀!


  是性別的因素嗎?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性別的因素吧?
  女孩懂事早,男孩醒事晚,女孩的腦回路發(fā)展快,早早就能串聯起事物之間的關聯,而男孩呢,相應會慢上許多。
  但卻未必然!
  性別之差、腦回路之差,固然是孩子表現迥異的重要來由。
  但出生順序對于孩子的影響,似乎也不可忽視!


  有一次,哥哥在小區(qū)內玩耍,碰上了一個同齡的男孩。
  孩子們聚在一起,很快就打成一片。
  不久后,我就發(fā)現了這個陌生男孩的特點:
  第一,他無人看管,但完全沒有畏懼之感!看得出,盡管年紀只有六七歲,但一個人出來玩,對他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第二,這孩子非常能自娛自樂!
一大群孩子聚在一起玩的時候,他顯得很有主意,玩什么、不玩什么,門兒清!有時別人不同意他的方案,他會轉頭走開,自己玩自己的,絲毫沒有被排擠的孤獨感。
  玩上一會兒后,他又重新加入隊伍,情緒非常平穩(wěn),和大伙兒的游戲也無縫連接!
  第三,這孩子蠻自覺!游戲進行得差不多,孩子抬胳膊看了看電話手表,立馬就騎車回家去了。而其他孩子呢,還得大人七拉八勸的,才能叫回家去。
  就在這個孩子經過我身邊那刻,我叫住他:“小朋友,你有哥哥姐姐嗎?”
  孩子回答得很爽朗:“一個哥哥!比我大三歲!”
  是的,老二的特征,幾乎像標簽一樣地貼在這個男孩身上!


  獨立。


  自洽。


  聰明。


  可為什么常常是老二獲得了這些特點呢?
  我想,在基因之外,有這樣幾個重要的原因!
  老二的特征:獨立
  相對于老大,老二更容易“獲得”獨立。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先舉個例子吧,朋友A家的老二,大致八個月左右就會一個人吃飯了。
  聽上去似乎匪夷所思!
  當很多孩子五六歲還需要喂飯的時候,一個八個月的孩子居然可以舉起勺子,基本準確地把輔食舀進嘴里!
  可技能的養(yǎng)成,還真是出人意料。
  A家的老大和老二差距比較小,才一年九個月,老二出生之后,老大也沒有入園。
  無奈,A經常是顧了老二,顧不上老大。
  有一次,老二正要吃飯的時候,老大碰巧要便便。
  媽媽一著急,只能放下飯碗,去伺候老大入廁。
  可等忙完了出來,媽媽卻驚奇地發(fā)現,老二竟然自己一個人抓著勺子,往嘴里送東西了!
  第一次嘗試,真是慘不忍睹。
  小手抓小勺,撒得到處都是……
  可媽媽哪里顧得上清潔,還有另一個孩子坐在馬桶上叫著娘呢!
  于是,老二自己吃飯的事,就在媽媽顧頭不顧尾的時候,自然發(fā)生了。
  一個周后,老二抓勺子的能力迅速進步,已經可以差不多地喂到嘴里!


  這個孩子,就這樣獲得了獨立吃飯的能力,而他獲得能力的前提,是媽媽沒有時間來喂飯。
  也因此,老二的獨立,更像是一種意外之喜!
  老大的獨立,往往要在一群人的包圍中,特意隔離出鍛煉的空間,才能慢慢地生長。
  而老二的獨立,就是人們都顧不上他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
  老二的特征:自娛自樂
  老二的另一個明顯特征,是自洽,簡單講,就是自娛自樂!
  他們很容易建立一種自洽的能力,在家人都顧不上他的時候,還能自己和自己玩。
  來說朋友B的例子。
  有一次我們幾家人一起出去玩,朋友B家的老二受了自家哥哥的排擠,沒法玩游戲。
  按理說,孩子該哭鬧一下表示抗議吧,但這位三歲的孩子卻一個人坐在草地上,悶悶不樂地坐了幾分鐘,再挪過來坐在媽媽大腿上,也不抗議,也不哭訴。
  大人們聊得熱火朝天,也顧不上這個生氣的孩子。
  過了一會兒,她就從媽媽的大腿上撤退,自己找到一個呼啦圈,在草地上玩起來。
  全程,她沒有哭鬧一聲,盡管也生氣,但她的應對方法非!俺墒臁
  ——既然大孩子不跟我玩,我就一個人找樂子吧!


  這個孩子代表的,就是老二自娛自樂的精神!
  一個孩子的時候,恨不得全家都陪著你玩,全家都來做你的小伙伴。
  可到了多子女的狀態(tài),很難有誰再圍著一個孩子轉,所以孩子們就彼此模仿、相互娛樂,同時也承受著來自兄弟姐妹的壓力。
  這種壓力,就轉化成了積極的適應能力
  ——既然我不能改變環(huán)境,也沒誰來幫我改變,干脆我就適應適應,自己開開心心的,多好!
  老二的特征:聰明
  當然,也許你也會說。
  老二也有不獨立、不懂得自娛自樂的呀!
  這又是為什么呢?
  那我再舉一個例子,朋友C家的老二。
  C家的兩個孩子差距十二歲,老二甫一出生,身邊不僅圍繞著爸爸媽媽和祖輩,還有近乎于小媽媽的姐姐。
  這樣的孩子,成長得就不像一個老二了,更像是一個二胎版的“獨生子女”。
  C把老大當年沒享受到的,都盡量補給老二。
  老大呢,因為年齡差異實在有些大,與老二的競爭也并不激烈。
  也因此,這位孩子就成了全家的中心,圍繞在爸爸媽媽、甚至姐姐的關注圈當中,當然是隨時有人幫、隨時有關注,自然也就嬌氣一些,缺少了獨立、自娛自樂的特征。
  盡管每個老二都不盡相同,但有時候,不獨立、不自洽,恰恰又體現出老二另一重的突出特征
  ——聰明
  或者說精明!
  繼續(xù)說上述的C家的例子。
  C家的老二,與一般的獨生子女不同,他的嬌氣是有選擇性的!
  比如有一段時間,姐姐準備中考,爸爸媽媽的注意力有所偏移,更加關注姐姐的日常學習。
  這段時間,C非常欣慰地表示,盡管老二只有兩歲,但姐姐學習的時候,他幾乎不去吵鬧!
  但是,老二并非一開始就這么乖。
  剛開始的時候,他曾經試過闖入姐姐的書房,在姐姐的房間吵鬧,在被父母嚴肅地訓斥了一頓之后,老二立馬變得規(guī)規(guī)矩矩,哪怕只有兩歲的年紀,他也明白,姐姐的房間里,有著某種更重要的事情。
  你看看,這老二是多精明呀!
  撒嬌,是爭奪關注的利器。
  而安靜,又是獲得寵愛的關鍵。
  正是因為家庭的環(huán)境相對復雜,老二往往比老大表現得更精明!
  這并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先天更聰明,而是因為老二自帶適應環(huán)境的使命,他的命運和待遇,不僅依托于父母,還依托于兄弟姐妹。他很難獲得成人全身心的關注,反而需要爭取關注。他很難生活在一個主動適應他的環(huán)境,反而需要敏銳地適應環(huán)境。
  這樣的日常之下,老二又怎么可能不“精”呢?
  老二的特征,被老大塑造
  最后,老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征,就是他們不僅被家庭塑造,還被老大塑造!
  無論是獨立、精明,還是自娛自樂,這些特征背后的重要推手,都是
  ——老大!
  伴隨著老二的成長,老大扮演的角色,是成人無法替代的!
  老大是老二的:
  比如,剛才文中出現的ABC三家人。
  第一家,老大和老二年齡差距較小、性別又相同,兄弟倆相愛相殺。
  在家里,有時兩個人打到六親不認的地步,可偏偏,老二只喜歡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對早教班的同齡孩子幾乎不感冒。出門在外,看到和哥哥差不多年紀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親近起來。
  第二家,總受到哥哥排擠的妹妹。
  妹妹入園之后,成了幼兒園的孩子頭。她善于組織小朋友的程度,到了老師都不得不出面和家長聯系,一方面贊嘆孩子的領導能力,另一方面也請家長留意,“這個孩子太能交朋友了,但注意也不要排擠別的小朋友,不能搞小圈子哦”!
  第三家,姐姐弟弟年齡差距十多歲的家庭。
  弟弟表現出了明顯的“早慧”傾向,相較于同齡人,他的專注能力、閱讀能力都發(fā)育得更早。在外界看來,這孩子得天獨厚,既享受了獨生子女一般的精心照料,又擁有一個可以模仿、可以跟隨的大姐姐,得到了多子女家庭的益處。
  老大對老二的塑造,在老二成長過程中,就是如此無孔不入!
  不管他們是否有意,他們就是兄弟姐妹最重要的“人生導師”,悄悄塑造了對方的交友方式、行為模式、學習風格。他們與兄弟姐妹,彼此的性格可能南轅北轍、性別也可能完全不同,但只要在一個屋檐底下長大,就無意識地雕刻著彼此的模樣。
  所以,如果你欣賞小孩子的聰明伶俐、精明可愛,一定別忘記那個可能“蠢蠢的”“笨笨的”大孩子!
  如果沒有大孩子的存在,小孩子難以獲得父母的放手,獲得獨立的發(fā)展。
  如果沒有大孩子的競爭,小孩子難以接受不斷的鍛煉,從中發(fā)展出自洽的精神。
  如果沒有大孩子作為貼身“私教”,小孩子又怎能表現出特別的“聰明”呢?

  相反,如果沒有小孩子的存在,大孩子也難以練習分享、包容、適應、應對壓力這些重要的技能,也難以在他人生活中扮演如此特殊的角色,發(fā)揮自己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我們的孩子們,相互塑造、共同成長。
  如果說多一個孩子能帶來什么好處,我想,就是這樣吧!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08.jpg (74.01 KB, 下載次數: 52)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08.jpg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22.jpg (113.33 KB, 下載次數: 58)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22.jpg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29.jpg (121.63 KB, 下載次數: 51)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29.jpg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34.jpg (134.27 KB, 下載次數: 57)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34.jpg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38.jpg (80.26 KB, 下載次數: 52)

微信圖片_20180426173138.jpg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網,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