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30fe42ae5c361a1239560f7bc9bcd51.png (3.83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前幾天看到一條很沉重的新聞。
5月12日,北京女大學生蔣某(化名)在張家界天門山參加極限運動時偏離路線,隨后失聯(lián)。
搜救隊隨后開始尋找,但是當?shù)氐匦坞U峻復雜,加上近幾日持續(xù)降雨,山內(nèi)云霧大,能見度低,給搜尋搜救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
而最新消息是,她已經(jīng)確認死亡。
e533322b39721118e801bcc45d82e22b.png (135.4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據(jù)知情人透露,蔣某家境優(yōu)渥,才貌雙全。
從小喜歡挑戰(zhàn)刺激,曾去國外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翼裝飛行專業(yè)訓練,有數(shù)百次翼裝飛行和高空跳傘經(jīng)驗。
當時她正在參加北京一個文化公司組織的拍攝極限運動短紀錄片拍攝。
她從飛行高度約2500米的直升機上起跳,進行高空翼裝飛行,但是當時的天氣急劇變差,蔣某并未到達指定的著陸地點。
8cc48eb4bffcbe289fc41da7c40dbac8.jpg (98.9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蔣某的母親已經(jīng)趕到了張家界,面對女兒的不幸,母親整日以淚洗面,不斷哀求搜救隊救救自己的女孩。
真是天下父母心,每一場不幸的背后,都是焦急等待的父母和一個接近破碎的家庭。
畢竟活著,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b49071993bc10f1cd6aa4c9ef85455c9.png (4.29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每一個悲劇背后
都曾有逃脫的機會
其實,不幸的發(fā)生,固然有很多客觀的因素。
不過仔細考察,這次事故背后,蔣某自己也要負一定責任。
狠心地說,到目前為止,她有兩次避免陷入絕境的機會,可惜都被錯過了。
女孩的第一次機會,就是不應該在天氣不穩(wěn)定時來天門山做這個極限項目。
去過天門山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山勢陡峭,峪道狹窄、山路崎嶇,多處路段鑿崖,多陰翳隱蔽之處。
別說是極限運動,就是平時的探險,都有一定風險。
公司選擇這樣一個地方拍攝,本身就有很大冒險。
8afc8d1179742dcc2a3554d7b3f3fcf5.jpg (33.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更可況,5月12日,天門山的氣候不穩(wěn)定,山間有時陽光明媚,有時霧氣很重。
這樣的氣象條件,其實是不適合做翼裝飛行的。
可是女孩受過多年訓練,又有很多的經(jīng)驗,覺得自己足可以應付。
再加上公司也沒有采取叫停措施。
最后的結果,就是偏離了航線。
0ef22bb4e126149c2ecdcf828b2bd3e9.gif (1.17 M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女孩錯失的第二機會就是沒有攜帶定位系統(tǒng)。
她在出發(fā)前,將手機和定位設備全部放在了營地。
也許,在女孩看來,這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飛行,并不需要擔心什么,更不需要采取措施。
可是,真的出了問題,那便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如果她身上帶著定位設備,就可以增加她獲救的機會。搜救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找到她。
可惜,這個世界最殘酷的事就是沒有如果。
統(tǒng)計學原理告訴我們:
生活中,“黑天鵝”事件無處不在。
就算你做好了99.9%的準備,一生從未行差踏錯。
可是那0.1%不受你控制的突發(fā)事件,仍然可能把做對事情積累的收益全部損耗完,甚至是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的損失。
更何況有的人還主動去把自己置于最危險的境地。
偶然的事情之間往往也隱藏了一些必然的因素。
我不是責怪女孩,畢竟這是她的工作。
我只是忍不住去想:如果還有下次,你一定別再用生命去豪賭。
生死之外,都是小事。
你賭不起,更輸不起。
d610748b1b6075cff13e2193512ded81.png (4.24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做人
千萬不能心懷僥幸
去年,福建三明的一位女司機開車34分鐘看了30次手機,最后失控撞上隧道,當場身亡。
說實話,冤枉嗎?不冤。
也許在第一次分神的時候,就可能發(fā)生車禍了。
可是上帝給了她29次機會,她都沒有醒悟和珍惜,直到第30次。
老話講:事不過三,真的,到了這個份上了,沒有辦法了。
生活里,我們經(jīng)常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危險視而不見。
總以為不幸離自己很遠,其實只是一種思維謬誤。
在橫穿馬路時,車來車往,我們也照走不誤。
因為我們都堅信:它不敢撞人的。
喝了酒,覺得自己還清醒,心想著我技術那么好,開車沒問題。
一次兩次都僥幸了,可運氣永遠那么好嗎?
路邊的燒烤攤,明知道是三無產(chǎn)品,可是還是忍不住點了一大堆。
你怎么知道哪天就不會食物中毒?
a5aefdcf7601a162aad09fee4329db4b.jpg (38.39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說到底,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大都來自不完全歸納法。
而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其實我們心里的那些僥幸,都不過是還未發(fā)生的不幸而已。
我給你舉個例子,哲學家羅素提出的“火雞理論”,你就明白了。在火雞飼養(yǎng)場里,有一只火雞發(fā)現(xiàn),第一天上午9點鐘主人給它喂食。
然而作為一個卓越的歸納主義者,它并不馬上作出結論。它一直等到已收集了有關上午9點給它喂食這一經(jīng)驗事實的大量觀察:
雨天和晴天,熱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
最后,它得出了一個定理:“每天上午9點鐘,食物就會到來!
然后在圣誕節(jié)那天,主人把火雞捉去殺了。
從本質(zhì)上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這只火雞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我們總覺得自己做了一些危險的事,可是不也一直活得好好的嗎?老天爺肯定對我特別眷顧。
問題是:昨天的成功推斷不出明天的僥幸。
就像《無間道》里說的:出來混,遲早得還。
341bab340cbdb3aa0720fa5b179d6794.png (3.99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1 08:30 上傳
生命從無僥幸
來日并不方長
作家格總分享過一個故事:我一個北京的朋友講過,在她很小的時候,她父親就叮囑過她,等地鐵的時候必須貼著墻站。
北京地鐵建得很早,那會兒的地鐵是沒有防護欄的,所以幾乎每年,都會發(fā)生有人從站臺墜進地鐵的事故。
有的是自殺,有的則是別人推下去的。
爸爸說:“地鐵站里邊兒,你不知道有什么人!
有神經(jīng)病呢,有喝多了呢,還有成心給社會亂的呢!
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得讓著,別給人機會,貼著墻站最安全!”
我想說,這位父親的叮囑,真的是一種智慧。
就像古人所言: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道德經(jīng)》里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天爺從來不會特別眷賴某個人。
真是如此,不幸的事情,總歸是小概率事件。
可是一旦發(fā)生,對你而言,就是萬分緊要的事情。
如果你每次都選擇無視,就像一盆花,本該放在地板上,可是你偏偏要放在欄桿上。
平時風和日麗還好,一旦吹了一點小風,盆栽就掉下去了,說不定砸傷的還是自己。
所以,多一分小心與謹慎,少一分僥幸與自負,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請記住,生命從無僥幸,來日并不方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