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人民日報和中新網(wǎng)報道,近日,中國科研人員在野外考察過程中重新發(fā)現(xiàn)已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枯魯杜鵑。
這一天剛好是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
dad66922576cc46437282834973d02ae.jpg (44.4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531c6b0916d5861bc9573215ddae50e1.jpg (80.1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馬永鵬攝枯魯杜鵑曾被認為野外滅絕 1929年9月,美國植物學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魯山區(qū)采到一份杜鵑標本,但未命名。
直到1953年,該標本被作為粘毛杜鵑(Rhododendron glischrum Balf. F. et W. W. Smith)的變種(R. glischrum var. adenosum Cowan et Davidian)發(fā)表;后于1978年被提升為種,因R. kuluense D. F. Chamb. 晚于R. adenosum (Cowan & Davidian) Davidian約2天,根據(jù)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圣路易斯版)的優(yōu)先律原則,R. adenosum為合法名稱,中文名為枯魯杜鵑(Flora of China,2005)。
在2013年中國環(huán)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和覃海寧等(2017)發(fā)表的《中國高等植物紅色名錄》里,枯魯杜鵑均被評估為野外滅絕(EW)。
自1929年以后,中國數(shù)字植物標本館僅有2008年采自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的“疑似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ff. adenosum)標本記錄。
枯魯杜鵑是如何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
近日枯魯杜鵑的發(fā)現(xiàn)者,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的馬永鵬、劉德團、姚剛等。
前幾日,該團隊在四川省涼山州,對某山區(qū)開展了為期2天的調(diào)查,就在大家覺得此次調(diào)查無望且快要下山時,發(fā)現(xiàn)了一株花團錦簇的杜鵑,經(jīng)與模式標本比對、中國植物志核對,確認為枯魯杜鵑。
88b86d2eeb8215b2a87d7fe5a4fcb787.jpg (145.64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803414666832c08051c8a9653544b7de.jpg (135.32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96e9c38f16c7d0cb77a64e4e0b8371d8.png (6.73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網(wǎng)友熱議:千萬不要說在哪兒~好好保護起來,但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山花爛漫的一片美麗。
59daee9728060efbfff21b33d907ac69.png (97.18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907f49fad04f0f5fba0bdb16099bc2d3.png (60.6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77f7af2d5ed08d0e5d0ef07e6e7bf898.png (109.41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20f8321caa753cf1dddbfc861cf14c15.png (98.52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28a02aeca2bdf88422315c8e707b16b3.png (98.75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319ef6a1f7e964039b35085056c37c1e.png (88.55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28 08:36 上傳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