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云 制圖:倪雯冰
一千多年以前,有這樣一位大夫:少年時在外游學,行醫(yī)足跡踏遍安徽、河南、江蘇等地。疫病流行時,他不計報酬,拎起游方用的金箍鈴四處奔波,為老百姓治病。
為了減輕病人痛苦,他在積攢數(shù)十年行醫(yī)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反復試驗,制成“麻沸散”;首創(chuàng)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后世尊為“外科鼻祖”。
這個人的名字是,華佗。
一
華佗字元化,是東漢末年赫赫有名的醫(yī)學家,出生年份大約在公元145年,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yī)”。
719d040428b3f58437e08c89b2b15890.jpg (36.76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08:56 上傳
史書上對他的出身沒有太多記載,但應該家境還過得去。少年時期,華佗跑到徐州地區(qū)求學,很快就通曉了《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
那時候,他的興趣基本都在鉆研醫(yī)學上,對做官完全沒興趣。沛國相陳圭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征召任用,華佗都沒理會。
做什么事都需要一定的天賦加努力。華佗就是那個有天賦又勤奮的人,年紀輕輕就因為醫(yī)術精湛出名:治病時,配制湯藥只用幾味藥,對劑量也拿捏得極準,病人很快就痊愈了。
有時候,他給病人針灸,對方緊張得不行,華佗卻一臉淡定,下針時告訴病人“你要是感覺針刺痛感延伸到某某地方,就告訴我!辈∪艘姥远,華佗手起針落,幾下就治好了病。
后世的一個舉動,足以證明他的地位:哪位大夫醫(yī)術出眾,就會被冠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的稱呼,用來說明醫(yī)術精湛。
二
在醫(yī)學上,華佗不光懂得多,而且很全面,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無一不通。
有一年,廣陵太守陳登突然生病,臉色發(fā)紅,不想吃飯,情緒也煩躁得很。華佗為他診脈后,不慌不忙地說:“您胃中有小蟲子,數(shù)量有好幾升那么多,就是吃生魚、生肉造成的,可能在腹內形成毒瘡。”
3833e0c97dd572a2591713935262cf63.jpg (39.86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08:56 上傳
陳登嚇壞了,連忙問華佗怎么辦。華佗命人煎好二升湯藥,讓他先喝下一升,過一會兒再服用一升。還不到一頓飯功夫,陳登吐出一堆小蟲子,赤紅色的頭竟然還會動。
病好了,陳登正在高興,華佗卻給他迎頭潑了一盆冷水,“這種病三年后還會復發(fā),碰到良醫(yī)才能救活!惫,三年后陳登舊病復發(fā),華佗又恰好不在家,陳登最終不治而亡。
黃疸病泛濫時,華佗花了三年時間反復檢測藥效,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一首歌謠因此流傳下來:“三月茵陳四月蒿,傳于后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
他體諒百姓疾苦,總是盡量采用簡便易行又有效的治療方法,比如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后的腫痛;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等等。
華佗也懂得對癥下藥。有一次,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找華佗看病,都是頭痛發(fā)燒,癥狀特別像。他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fā)汗驅病。
旁人大惑不解。華佗耐心給大家解釋:倪尋是外實癥,李延是內實癥,所以治療應當用不同的方法。說完,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大早,兩人的病都好轉了。
三
內科之外,華佗還能給人動外科手術。
80ded21a78e5d658d5df4fbf352f1973.jpg (37.3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08:56 上傳
現(xiàn)在做一臺手術,尚且需要各種精密細致的術前準備、術后觀察等等,絕非小事。在華佗生活的那個年代,幾乎不可想象。
像關羽那樣敢于刮骨療毒的人畢竟是極少數(shù)。相傳為了減輕病人痛苦,華佗決心配置一種藥物,病人服下后再開刀,身體就不會感覺到強烈的疼痛。
他走遍深山老林,遍訪天下名醫(yī),搜尋一切能麻痹神經(jīng)的藥物。幾經(jīng)試驗,最后終于制成了麻沸散。病人調酒服下后,全無知覺,效果相當于現(xiàn)在的麻醉劑。有人考證,這個發(fā)明,比乙醚麻醉獲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
據(jù)說,麻沸散的方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但并無定論。
也有人提出一種說法:華佗在當時已能借助麻沸散,做腫瘤摘除和腸胃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效果還不錯。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yī)圖贊》中的話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
所以說,后世尊稱華佗為“外科鼻祖”不是沒有道理。
四
“人紅是非多”,華佗因為醫(yī)術聞名天下,傳說其最后死因也與此有關。
曹操聽說了華佗的醫(yī)名,便把他征召到身邊來,希望他能治好自己的頭痛。華佗老老實實告訴曹操:“這個病很難治好,要是不斷進行治療,可以延長一些壽命!
2851151f142f579a7cb412266ff39bab.jpg (48.12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08:56 上傳
因為離家太久,華佗便提出歸家探親的請求。曹操頭風發(fā)作時疼痛難忍,三番五次叫華佗趕緊回來,還下詔令郡縣遣送。華佗本來就性格高傲,很討厭被人役使,便借口妻子生病沒有回去。
這下激怒了曹操。他派人一查,發(fā)現(xiàn)那是壓根沒有的事,便把華佗關進獄中,連荀彧的求情也不準。華佗長嘆一聲,知道已經(jīng)無力回天,最后在獄中死去。
關于華佗的死,還有另一個說法流傳更廣:他找到了曹操常年頭痛的病因,認為需要施以麻沸散,動手術打開頭顱,取出“風涎”才能去根。曹操犯了疑心病,認為華佗肯定想借機暗害自己,便傳令將華佗拷打致死。
不管是哪種說法,史料記載,大約公元208年,華佗去世。他生前耗盡心血寫完的《青囊經(jīng)》也就此失傳。
五
華佗不僅是當時最有名的大夫,在今天,也依然是“神醫(yī)”的代名詞。
他很重視預防保健,曾對弟子吳普說過,人得適當鍛煉才能血脈流通,不容易生病。為此還編了一套“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有點像現(xiàn)在的“健身操”。
9baf017864bb499c11e759a53a9c1d09.jpg (41.75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08:56 上傳
相傳華佗在許昌時,經(jīng)常讓身體瘦弱的人一起在空地上做“五禽戲”,并告誡大家,經(jīng)常適當運動,可以減少疾病發(fā)生。偶爾不舒服,就起來按五禽戲的動作活動活動,出一場透汗,身體輕快,也就想吃東西了。
吳普是五禽戲的忠實擁護者,常年依照此法鍛煉,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還都好得很,牙齒也完整牢固。
對病入膏肓的患者,他盡力救治之余,也會坦然相告。《后漢書》說他“兼通數(shù)經(jīng),曉養(yǎng)性之術”,尤其“精于方藥”。甚至有人認為,當年華佗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有生之年,華佗每一次診病都足夠認真負責,力求讓自己的病人得到盡可能好的醫(yī)療效果。他受人尊重,是因為醫(yī)術,也是因為仁心。
懸壺濟世,治病救人。這是古往今來每一個醫(yī)者最無私的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