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有時就在不經意間降臨,照顧家中幼兒家長真要打起12分精神,哪怕少看一眼孩子都有可能發(fā)生意外! 近日,浙江溫州市區(qū)一名孩子不幸在家中的衛(wèi)生間溺亡,再次敲響了安全的警鐘。
悲劇悄無聲息地發(fā)生當天下午,家住溫州新城某小區(qū)的男寶寶和爺爺奶奶一起在家,寶寶獨自在玩耍,老人們在房間待著,突然察覺到孩子很久沒有動靜,跑到衛(wèi)生間一看,孩子躺在衛(wèi)生間地上,旁邊放著一個水桶,他渾身濕冷,臉色發(fā)紺,已經沒有了意識。老人連忙撥打120聯(lián)系救護車。
溫州市急救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派急救醫(yī)生前往現場。“孩子爺爺奶奶發(fā)現的時候,都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時候溺水的!奔本柔t(yī)生胡相博說道,“救護車到現場的時候,孩子早已沒有心跳呼吸了。
”醫(yī)生一路上進行了長時間的搶救,孩子后被送到溫醫(yī)大附屬第二醫(yī)院進一步搶救,但遺憾的是,最終也沒能挽救回孩子的生命。
c055a0f0a41ae85f9ae796228eeb4949.jpg (15.47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溺水男童被緊急送醫(yī)。監(jiān)控截圖△
胡相博說, “這起事故應該是孩子在衛(wèi)生間玩耍的時候,不小心一頭栽進水桶里,結果沒能爬出來。很多家中會覺得在家?guī)Ш⒆颖容^安全,容易松懈,其實家中也可能發(fā)生很多意外事故。
對于嬰幼兒來說,就算一個小水桶、小水缸,小孩只要栽下去嗆到水,或水面蓋過口鼻,孩子力氣小,掙扎不出,就有可能導致溺水,甚至死亡!
51f99b0854c4de68f9dec959741ff108.png (127.7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急救人員在救護車上施救。監(jiān)控截圖△
家中這些容器都可能致幼兒溺水記者從溫州市急救中心了解到,2018年,溫州市也發(fā)生過一次類似的事情。2018年6月7日,一3歲小女孩被發(fā)現在家中陽臺的魚池里溺亡。
據孩子家人說,孩子活潑好動,自己跑到陽臺養(yǎng)魚的水池邊玩耍,過了好一會了,家中老人才意識到小孩子不見了,這才慌忙去尋找孩子。
結果在陽臺養(yǎng)魚的水池里發(fā)現了孩子,救起時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蘇,仍無法挽回。
急救醫(yī)生提醒,不要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尤其是嬰兒,一分鐘幾十秒都不行,因為危險意外常在瞬間發(fā)生。
不要在大容器中存水,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較深容器,蓋好馬桶蓋,像水桶類容器在拖地洗衣等使用后倒水后倒扣著放,嚴禁存水,若有存水,嬰兒倒栽進去就可能因無力起身而發(fā)生窒息。
必須儲水時,將儲水的容器放在孩子無法到達的地方,確保孩子安全。不要讓嬰幼兒獨自在有浴盆浴缸等衛(wèi)生間玩水。預防高于一切,但意外往往在不經意間發(fā)生。
喜歡玩水也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一些家庭會有蓄水的習慣,但這對于有小寶寶的家庭是十分危險的。家庭防止寶寶溺水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家庭防溺水 ☑ 不蓄水:如不要在浴缸、洗臉盆或其他用開口的桶蓄水。 ☑ 注意防護:室內養(yǎng)育要用封閉式魚缸,開放式魚池要安裝柵欄。
掌握急救小知識關鍵時刻能救命學會溺水現場的急救方法,無疑可使垂危的孩子起死回生,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大多數溺水幸存者都是在溺水后立即獲救,并現場接受心肺復蘇。如能及時發(fā)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
溺水急救,關鍵在一個“早”字。此外,正確的急救方法也很重要。
根據溺水者的狀態(tài)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
555a4b9fcfc76021748e401413f09f51.jpg (54.5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694792ef749943fe5b62d080efd83a33.jpg (59.2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4步學會心肺復蘇 ▼
94d54980e45d6b1f909c7210b4d523db.jpg (72.62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0dfa8e6c676f1e50fe836fb693d4eea5.jpg (89.36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c19680c60b4014be726a6e663d3d40e8.jpg (69.28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32464fab912b84e1b7afc62d5f69e5a7.jpg (79.5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82b42c7d1fc1d556fe83fb2af52672ef.jpg (89.7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4be1febd9fd1321ac8000906a809c0fd.jpg (115.46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戳視頻學習 ▼
此外我們還需注意
▼
6524136275cc8bd963542e01101d3620.jpg (73.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6 13:52 上傳
孩子安全不容忽視!轉發(fā)提醒!愿悲劇永遠別再發(fā)生
來源:本文轉載自廣州日報,來源于溫州都市報、@人民日報、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