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智慧主創(chuàng)團來源:智慧父母ID:gh_7377be104ede
最近,《以家人之名》大火,里面那個“討好型人格”的賀子秋也頻頻上熱搜。
cd2a19d4ce4fc02c818fdb4ef0e1aa5e.jpg (32.5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網(wǎng)友紛紛感嘆:子秋真是懂事得讓人心疼。
子秋從小就懂得“討好別人”,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實在太沒有安全感了。
被李爸爸收養(yǎng)后,為了留在這個家,他竭盡所能地“討好”李尖尖,哪怕要受很多委屈。 有次,子秋看到餐桌上的小青蛙玩具,好奇地玩弄起來。李尖尖見狀憤怒地打掉了他手里的小青蛙。
李海潮希望他可以原諒尖尖,他反倒乖巧地說本來就是自己不該拿妹妹的玩具。
e5309adf685fee3420feedafb136a7eb.jpg (67.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為了彌補母親不辭而別的錯誤,給家里減輕負擔,他默默地做了很多事。
半夜去廁所洗衣服,幫李海潮拖地,在面館里幫廚……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李爸看到自己的價值,能好好地留在這個家里。
4247cdf40090cd9abc2cd98d87d2e8a9.jpg (57.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店里的阿姨們用“你不聽話,你爸就會把你送走”來逗他取樂,所有人都告訴他“要孝順”、“那不是你的親爸,要報答他”,子秋默默地聽著,從不回應,像個小大人一樣乖巧懂事。
隔著屏幕,我看到了他的小心翼翼和如履薄冰。
他這么懂事,只是害怕再次被拋棄。
73b25b627389f4f82e0e0ad19de0f4a4.jpg (4.2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討好型孩子的背后,
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網(wǎng)上有人總結了一些“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所具有的共同點:
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喜歡;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不劃算;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愿意。
孩子之所以會過早地懂事,是因為得到的愛不夠,他們沒有撒嬌的資本,更沒有不懂事的機會。著名作家蔣方舟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因為希望獲得所有人的喜歡,所以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不敢反抗人和事。 蔣方舟在《圓桌派》里,講述了讀小學時,舍不得花錢買早餐,就撿地上同學吃剩的零食吃,太餓了就拿尺子,橡皮擦在嘴里嗦一嗦。 這樣做就只是為了展示給母親“看,我有多乖”,即便包里攢有200元,她還是在地上撿東西吃,一直持續(xù)到五年級。 她說,自己從不敢和人爭吵,不敢反駁別人,即便不認同,也恭敬地隨聲附和。
她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哪怕非常不愉快,很生氣了。而這些都根源于她從小就太懂事,希望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認可。
58ba7d0bbef5e1b3c654789d1ad98e2f.jpg (129.0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懂事是很深的絕望,它真的不是一個好東西。它讓你對這個世界從骨子里充滿了恐懼和討好的情緒! 就像《請回答1988》中說的: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撒嬌罷了,只是適應了環(huán)境做懂事的孩子,適應了別人錯把他當成大人的眼神。 劇中的德善就是這樣一個被迫長大,被迫懂事的孩子。 姐姐因為是姐姐,所以需要謙讓;弟弟因為是弟弟,所以需要照顧。
a9176951d601b9331c9fc23547833689.jpg (52.3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當家里只有兩個雞蛋時,她主動要媽媽不要顧忌自己,將雞蛋讓給姐姐和弟弟,哪怕自己也想吃雞蛋,但每次卻只能吃黑豆。 鄰居送的炸雞,她永遠只能默默地看著雞腿被塞到姐姐和弟弟手里,拿著雞翅的她,仿佛習以為常。
8c41734a935a63aa91742e3a85a05238.jpg (73.5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愿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 只有那些不被愛,不被看見,不被在乎的孩子,才不得已地懂事。 懂事的背后,是孩子克制自己內(nèi)心欲望的心酸與無助。
7c8176a63cbcba6f56a4bc6095923a45.jpg (5.1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懂事孩子的崩潰,
都是靜悄悄的 知乎上有個問題“懂事的孩子快樂嗎?”,在7000多個回答中,獲得點贊最多的答案都是“不快樂”。
很多時候,越是懂事聽話的孩子,長大后越容易出現(xiàn)問題。
5924b1d32e684112c8716ec7d28f9ee0.png (367.84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b2485737e42b49ac27881ad18cb723cc.png (147.1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他們習慣了要去滿足他人的意愿,渴望獲得他人的肯定,然后總會犧牲自我和個人利益,來換取他人的贊譽。 《少年說》里的楊栩楠,站在臺上對弟弟說:“希望你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03f85f8501e70c9604f206478c01171e.jpg (25.37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她說:“我從小都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所以在住校期間怕爸爸媽媽擔心,很少主動打電話給他們! 說到這里,楊栩楠的嘴角向下,緊緊抿在一起。隨后飛快地擦了一下眼角的淚水:
“因為懂事,所以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因為怕他們對我失望,把自己的小情緒、小任性都藏了起來!
b492e82e3042296281c43011f18d4d3e.jpg (26.6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說到這里,她再次忍不住落淚!
bd222f5f6848407ef6a514247650d7b4.jpg (34.38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大人們對孩子最大的誤解就是,小孩子不會說謊。
所以,很多時候大人把這些孩子的“懂事”當成了理所當然,或者根本沒有覺察到孩子的崩潰。 去年刷爆網(wǎng)絡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女主角陳念也是一個懂事得令人心疼的孩子。 面對父親的缺位,母親的不靠譜,她竭力偽裝得樂觀堅強,不給母親增添任何負擔和心理壓力。
4fb4352caade058c1f5e303f7672044a.jpg (26.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正讀著高三的她,本來最需要父母和家人的陪伴,可她一聲不吭。 在被魏萊等人反復欺負時,她也獨自扛著。
甚至在被打傷后,也總忍著不告訴母親。她一邊安慰鼓勵媽媽不要掉鏈子,一邊默默流淚的樣子,看著真讓人心疼。
75a8ec38cdabb0b0059804037fa8ae35.gif (521.35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長期獨自生活的她,早已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去應對家中的風風雨雨,她已經(jīng)足夠成熟和懂事。 沒有父母的給予陪伴和安全感的孩子,總是懂事得讓人心疼。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不懂事,生活只會對他們更殘酷,她們沒有父母來兜底。
c52c8d5113a439186b4892a504a48c18.jpg (5.2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9-6 07:54 上傳
孩子,你不必討好別人,
而要善待自己 作家桐華曾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寫道:“如果大人們變得像小孩子一樣任性,不肯承擔責任去保護孩子,那么孩子只能快速地長大,像大人一樣保護自己。” 想要孩子快樂,我們做家長的需要做的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告訴他們:
孩子,請不要討好他人,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愛自己,學會保護自己的情緒。 孩子,你也不必因為沒有讓別人滿意而內(nèi)疚,沒有人值得你刻意討好,而愛你的人也用不著你討好。蔣方舟后來反思自己“討好型人格”的時候說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價值,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真正能欣賞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喜的樣子。" 不要去尋找自己的意義,而是去賦予。
活著不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 蔣方舟和馬東說: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孩子,你必須先愛自己,因為愛是一件不可寄托他人的事。只要先學會善待自己,你才有愛別人的力量。
愿你過想要的生活,取得成功,獲得快樂,并對自己真誠。
作者簡介:本文來源于公眾號智慧父母(ID:gh_7377be104ede),智慧父母關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yǎng)育終生成長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