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談心社社長 來源:談心社(ID:txs163)
每個人心底,都藏著一份難忘的味道: 或許是父母端出的一碗家常面條;是某樣一直漲價、卻難以割舍的家鄉(xiāng)小吃;是大學食堂里那道早已吃膩,但離開后總會想念的菜...... 它們未必有多么美味精致,卻總是包含著一份獨特的回憶。 無論何時何地,一旦味蕾再次被喚醒,記憶也隨之開啟。 廚房里的七葷八素,往往伴隨著世事的煎炒烹炸,最終化作我們人生中的千滋百味。
獨自在外打拼的辛酸,人情溫暖的甘美,路遇難關的苦澀......酸甜苦辣,凡此種種,都是生活。 那些平凡生活中獨特的味覺記憶,化作不同的味覺線索,匯聚在一起,勾連他鄉(xiāng)與故土,離散與重逢。 1
@Sue7lala 最愛還是家里的那口面條。
我爸下面很講究,甚至為了一碗面,會專門燒一鍋牛肉當澆頭。但我最喜歡吃的澆頭反而是剩菜,炒過的肉絲肉片已經(jīng)很入味,混著咸辣的湯汁,十分鐘不到就能上桌。
再薅一把菜葉、撒一把蔥花,浮在艷紅的湯上,絕了!
高三時下了晚自習回家,都有一碗面等著我,吃飽了才回房間做題。
雖然我爸當時工作很忙,但每晚都會騎車到地鐵站口接我。我坐在他的自行車后座上,想著回家后等著我的一碗面,心里就安靜又幸福。
f36fae604658d6b1f2216b47fda6fbe0.jpg (29.44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10:07 上傳
2
我和我女朋友是做進出口貿(mào)易的,工作需要,滿世界飛,聚少離多。但有時難得會到同一個地方出差,我倆最大的樂趣就是租輛車出門轉悠,到處去吃當?shù)孛朗场?br />
她是重慶人,嗜辣;我江浙人,好甜口。按理說吃不到一起去,但我倆對味道都有一份自己的包容,只要好吃,酸甜苦辣,我們都能吃得開心。好像我們在一起也是這樣,只要有對方在,就能永遠有滋有味。
今年準備跟她求婚了,我定了她最喜歡的餐廳,悄悄“謀劃”好了一切儀式感。
其實在一起這么多年了,我們都知道那個肯定的答案。
我都想好了,蜜月旅行就一起丟下工作,自駕游出去,一路走一路吃。希望我倆的愛情也能這樣,滋味綿長,地久天長。
3
@xixi君
去年初的時候我去了趟武漢出差,朋友帶我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熱干面。
回北京后沒過多久,武漢就因為疫情原因封城了。
那段時間真的很擔心,每天給我朋友發(fā)消息,生怕一個錯過真的就再也見不到了。
武漢解封后,兜兜轉轉過了好幾個月,我終于再去了一次這個城市,還好,朋友還在,那家熱干面還在,一切真的都在恢復如初。
吃到那一口面的時候,我們突然都有點想哭。
虛驚一場、久別重逢的味道,真的很好。 4
@一杯牛油果奶茶
我之前的男友和我分手,是嫌我每次出去在吃上花的錢太多。
我喜歡到處打卡餐廳,嘗試各種菜式,甚至會為了吃,專門計劃一趟旅行。
他和我工資不低,但就是理解不了我這點,吵了無數(shù)次,實在是吵累了,就沒再和好。
分手那天我特抓馬地去自己喜歡的甜品店狂吃香草冰淇淋,一口氣吃了三份,把店員都驚著了,得知我是失戀了,還送了我份小蛋糕。
我想起之前聽過演員劉敏濤一個演講來著,說她前夫連個抹茶冰淇淋都不給她買,覺得特有代入感。
現(xiàn)在想想,比起愛情,我覺得還是食物更好。美食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5
@遲遲今天要準點下班!
最近干了件大事,我終于靠著自己的積蓄付了一套小戶型的首付,擁有自己的房子啦!
我是狂熱的烘焙愛好者,也很愛做飯,但之前一直都在外地工作,只能租房,沒條件買烤箱和各種工具。所以這次裝修房子,就花大價錢裝了廚房,把我夢想中的烤箱、咖啡機、集成灶、大料理臺都安排上了。
我爸媽罵我瞎花錢,廚房裝得這么花哨有什么用?別的女同事都是都市麗人,就我天天蓬頭垢面悶在廚房里。
但我自己愿意,我太喜歡窩在自己家里做飯了。
每次只要嘗到那口剛出爐熱騰騰的烤蛋糕和蛋撻,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6
@摸魚熊echo
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但上班狗實在太想念大學食堂了。
以前我天天抱怨北方食堂不合南方人胃口,麻辣燙不夠辣、面條竟然加了麻醬、魚香肉絲居然是甜的、水煮肉片除了咸味啥都沒有.....但畢業(yè)之后,我居然真香了。
食堂二樓電梯口10塊錢一碗加煎蛋的牛肉面,13塊錢的鍋仔土豆肥牛,30多塊錢夠兩個人吃飽的大盤雞——除了食堂哪還有這種好東西。。!
對于大學的眷念也是一個個食堂的窗口串聯(lián)起來的,現(xiàn)在閉上眼,我都還能記起每一個檔口賣的是什么菜。
真的好想再回去吃一次啊。
7
@Jun
我爸媽挺早就離婚了,我跟著我爸,他一直也沒再找個伴。
自從上大學以后,每年就回家?guī)讉月,我跟他的交流也不多。但我倆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回家后,他都做幾道鹵味,然后我們一起喝一杯。
我爸做菜其實挺一般的,每次鹵的肉都有點老,有點咸。
但每次在外面喝酒也好,想起我爸也好,我都能回憶起那個味兒來。
我和我爸都不愛說話,每次兩人對飲吃菜的時候,我就覺得,很多話,其實真不用說出口。
8
@紅茶羊仔
都市打工人最大的痛苦之一,真就是“沒空干飯”。
年前忙一個項目連續(xù)加班了一個月,幾乎每天都在靠公司樓下便利店填肚子,搞得我現(xiàn)在一看到飯團和三明治就想吐。
最后忙完收工,我一個人出公司打了車,去小區(qū)樓下吃酸辣粉,天知道我饞這口饞了好久,無奈每天凌晨下班,人家早就關門了。
粉端上來發(fā)現(xiàn)多了個煎蛋,是老板娘給我加的,說好久沒看我過來了,還以為我搬家了。
“年輕人工作太辛苦,多吃點,看你瘦成啥樣了!”
這話的語氣怎么聽怎么像我媽,那一刻,真的有被治愈到。
9
@菌子陳
一想起小時候的事情,總是跟吃的有關系,也不知道為啥能那么饞,嘿嘿。
我那時真就是不停地在家“偷”吃的——從樓頂上的泡菜壇子里撈泡豇豆;被從剛油鍋里盛起來的酥肉燙得跳腳;冰箱里的糖漬西紅柿,還沒入味就被我悄悄吃掉好幾塊;尤其是過年的時候,趁父母不注意,在案板上拈走的那幾片臘肉香腸!簡直就是童年的人間美味!
工作以后,好像就很難再從食物中獲得這么簡單的快樂了。
是不是嘴饞也算小孩子的一種特權?
5bc9d9f2aa10ff7326de00daa31afcf5.png (190.23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10:07 上傳
10
@阿花花醬
去年一年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倒霉事,考研失敗,找工作受挫,好不容易北漂入職新工作,又接受不了每天熬夜加班的工作強度,病了一場后選擇辭職......
體檢單幾項飄紅,胖了快二十斤,整個人都喪得不行。
有天晚上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心態(tài)崩了,給我媽打電話哭得泣不成聲,把她嚇壞了,沒過幾天就說要來北京看我,我拗不過她,讓她來了。
她一到我的出租屋就開始洗洗刷刷地收拾,然后捋袖子做飯。合租的公用廚房,食材不多,廚具簡陋,我媽愣是在這情況下給我包了一頓餃子,豬肉芹菜餡兒的。
我一邊吃一邊掉眼淚,想起剛準備去北京的時候,她也是給我做的餃子,說什么“上馬餃子下馬面“,家里人照顧不到了,要自己照顧自己。
33c3fb228d74da623b463476f7481e10.png (475.4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2-10 10:07 上傳
看著她一邊忙活一邊絮叨著說我不會收拾屋子,我突然就覺得好像沒那么焦慮了。
如果我媽總能有辦法把生活變得井井有條,那她的女兒應該也不會太差對吧?
慢慢來,總會好。
遇到過千百種味道,人們內心真正眷念的,可能還是記憶中的“那一口”。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大多數(shù)人在日常繁忙中對生活的愛與祈盼。
如今,食物的存在早已不是只為了解決溫飽,它成為了每個家庭的情感紐帶,也是個人的幸福來源。
生活不是永無止境的追趕,忙碌的都市中人,也開始學著偶爾慢下來,感受美食與愛。
縱嘗百味,最愛仍是鄉(xiāng)食;縱行百地,來處方是故鄉(xiāng)。
本文轉自公眾號談心社(txs163),這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我們?yōu)槟闾峁┮粋聚集地,為你呈現(xiàn)年輕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年輕人應該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