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涩涩视频

查看: 2335|回復(fù): 0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就看這5點

685

主題

685

帖子

3426

積分

真探組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fā)表于 2021-2-19 09:34:30|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知乎上有個問題:什么叫人的格局?
高贊回答是:
“人在不同規(guī)模、不同人群、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等不同維度下,定義目標的坐標、權(quán)衡利弊的角度,配置資源的優(yōu)先級就是人的格局。
人的格局就是,站多高,看多遠!
世界從來不給人設(shè)限,限制人的是自己的格局。
有格局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相反沒有格局,則更自大。
有格局,跟沒格局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以下5點就夠了。
1

務(wù) 實
看過一個有趣的段子:
一個人在萬里高空的飛機上,是看不到自家大門的,必須飛機落地,換乘汽車,再步行,才能回到家。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務(wù)實,要腳踏實地更有實效。
有宏大的志愿固然好,但首先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事。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他對于無法改變的人和事的態(tài)度。
網(wǎng)上看過一個故事,路邊的石頭,把一個路人絆倒了。
他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搬開石頭呢,還是立下宏愿修路,把整條路修好呢?
肯定是先搬開石頭。
務(wù)實,就是把眼光投放到眼下的事物上,把心思用在當(dāng)下的事情上,接受現(xiàn)實。
有句話說得好:
有遠大的理想很好,只有高遠的理想沒有現(xiàn)實的目標,遠大只是你刷成就感的借口。
有格局,不等于好高騖遠。
有格局,是活好當(dāng)下,接受現(xiàn)實,用務(wù)實的態(tài)度做好眼前每一件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寬 恕
蘇軾曾講過張良拾鞋的故事。
張良在橋上遇到一個無禮的老頭,一次次把鞋扔到橋下,張良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他撿回來。
他不以為奇怪,不認為是刁難。
正是張良心中有寬恕,能容忍,老人把一生絕學(xué)傳授給他,成就了張良非凡的人生。
孔子認為“恕”是一生都應(yīng)該踐行的道德準則。
一個人有沒有格局,看他能寬恕多少別人無法寬恕的事情。
如果遇到問題,互懟、互生怨恨,或者奮起反擊容易,相反容忍和寬恕太難。
但是從長遠發(fā)展來講,寬恕開拓的是未來發(fā)展的前景。
而反擊的痛快之后,只有自絕前路的死局。
寬恕是一個人的大格局,有善于看到問題實質(zhì)的眼光,才具有容忍他人缺點的肚量。
3

自 律
什么是自律?
正解是:自律,指在沒有人現(xiàn)場監(jiān)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簡單點說,就是管好自己的言行。
真正的自律,不只是簡單地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還包括控制情緒,不因為外力,影響自己的行為。
在西藏流傳著一個故事。
一位叫愛地巴的人,每次跟人發(fā)生爭執(zhí),他都快速跑回家,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
然后,坐在地上想:我這么小的房子,這么少的土地,有什么資格跟人爭執(zhí)?
于是,他氣消了,開始努力工作,拼命賺錢。
不幾年,愛地巴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越來越多。
直到他年紀很大了,每次跟人發(fā)生爭執(zhí),他仍然繞著房子和土地跑3圈。
他的孫子問: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么您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3圈?


圖片來源:IC photo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xiàn)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就消了!
自律,就是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
能真正從內(nèi)心調(diào)整自己的秩序,而不是找借口。
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被不良情緒所左右,不做過激的行為。
保持堅定,維持內(nèi)心的秩序,才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
4

尊 重
尊重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是能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然而,很多人更喜歡跟人爭論,表達自己的看法,試圖證明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但是意義何在呢?
在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上,哪怕贏了爭辯,也輸了感情,得不償失。
小時候讀《井底之蛙》的故事,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就是井口那么大,而大雁告訴它天無邊無際。
如此爭辯下去,誰都認為對方是錯的。
如果大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讓一只井底的青蛙承認天地的遼闊,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
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辯論爭強好勝,你或許有時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好感!
與其跟人爭辯,不如冷靜思考,想想對方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或許是出于感情原因,或者是出于認知水平,或是一時的氣憤。
如果想明白了,會發(fā)現(xiàn)與其爭辯,不如用尊重的態(tài)度,與對方相處。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格局,更是一種修養(yǎng)。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5

涵 養(yǎng)
美國專欄作家哈理斯講過一件事。
有一天,他跟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朋友非常禮貌地對攤販說話,而對方始終冷著臉,一言不發(fā)。
哈理斯有些看不慣,問:這個家伙的態(tài)度怎么這么差?
朋友說:他總是這樣。
哈理斯問:那你為什么還對他那么客氣?
朋友的一句回答,讓人終生難忘。
他說:為什么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
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明明沒有得罪對方,不僅得不到對方的善待,甚至遭到別人的冷言冷語。
讓人感覺受到了侮辱,心情無緣無故變得陰郁。
如果換個角度想,或許他一貫就是這樣態(tài)度差,或許他只是心情不好,或許他遇到了不幸的事。
有句話說得好:性情的修養(yǎng),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真正的涵養(yǎng),來自大格局,來自內(nèi)心的強大,來自足夠的自信。
不要讓別人的陰霾,遮蓋了自己的晴空,就是最好的格局。



來源:儒風(fēng)大家(rufengdajia)
原標題:《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就看這5點》
作者:儒風(fēng)君 · 青衣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fā)表回復(f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shè)計:仁天際網(wǎng)絡(luò)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lǐng)CP備14013304號-1  
聯(lián)系客服 關(guān)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