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話題#鄧亞萍為兒子考察頂級電競隊#沖上熱搜。
在參加一檔綜藝時,鄧亞萍透露出自己的孩子此前喜歡打游戲,并想成為職業(yè)電競選手,她表示尊重孩子的想法,還為兒子考察了兩家頂級俱樂部。
0f771e6f8401e7e2e93eb58406b1170d.jpg (247.4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而后的結果竟是,兒子即便在某手游角色中拿下了北京第一的排名,還是打起了退堂鼓:
aa8c26266ee91ed9e34c536013c0f6cd.jpg (51.4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這樣的育兒方式,讓不少網(wǎng)友點贊,也順勢引發(fā)對職業(yè)電競的討論:
ad408d135b54393ef8537d4e665d2265.png (51.66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bcc61a08bd5e3d187923dc54057a5046.png (49.2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08eea13fabf09af496bb9c76dbbfc89a.png (103.8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87d6f6a5ce440d12d085ebbe83b2a768.png (58.69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0fb82d2e0dfeca325442239a4201f5fc.png (64.71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電競選手勞損高于白領數(shù)倍
3月9日,話題#電競選手勞損高于白領數(shù)倍#也上了熱搜。
74daa8221b3feb37d2e0a9f87f421884.png (137.5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打游戲也會受傷?”成了網(wǎng)友心中最大的疑惑。據(jù)報道,在平均退役年齡只有24歲的職業(yè)電競圈里,傷病是選手們無法逃避的話題。據(jù)統(tǒng)計,75%的電競選手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職業(yè)病,電競選手勞損高于白領數(shù)倍。
88980a3fa8ab0d6e8052aff97b1f522b.png (377.8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據(jù)了解,電競選手會因手指和手高強度的重復運動導致腱鞘炎、手腕腫脹、疼痛;因姿勢不佳、久坐少動造成頸肩腰腿的勞損,甚至造成肺塌陷……而比起手腕等方面的問題,更嚴重的還是腰椎與頸椎方面的問題,其中腰椎的問題占了健康問題的20%。除了身體各部位的勞損外,由于長期的作息與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的心血管等內(nèi)科問題也困擾著電競選手們。
“電競行業(yè)是個很殘酷的行業(yè),只要你在場上拿不出那種精神狀態(tài)來,你可能就會被別人替代。”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由于天賦上限、技術水平、無法突破瓶頸期等原因產(chǎn)生的競爭壓力像重擔壓在每位選手身上。
選手的職業(yè)年限非常短,從十七歲到二十三是最好的年紀,很多選手在二十一歲或者是二十二就基本上退到替補席了。
就近兩個賽季來看,因為身體狀況出問題選擇退役和退賽的選手也有不少。春節(jié)前,F(xiàn)PX電競選手Tian在微博上發(fā)布聲明稱,因壓力導致身體不適,決定暫離賽場。英雄聯(lián)盟知名選手Uzi就曾因為身體原因多次缺席比賽,去年更是因傷遺憾退役。而在年前,S9世界賽冠軍打野Tian也因為身體不適而暫離賽。
222b38982f38b82299c9f245bbc66a5b.png (212.63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Uzi因傷宣布退役
關于電競的爭論已久,有條評論早已成為著名“靈魂一擊”↓↓↓
1a59c776f138749fe4570d8d60f7a911.png (37.4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ae063dc3f723fff0d1aab82e40ba4a5e.png (130.1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10 08:59 上傳
記者調(diào)查:原來選手收入相差這么大
事實上,不同梯隊的電競職業(yè)選手工資水平差距較大。廣州日報記者獲悉,《守望先鋒》聯(lián)賽的電競選手年薪是5萬美元到25萬美元,這個還不包括比賽勝利以后的獎金分配,只是底薪。雖然頂級電競選手年收入或達千萬元,但選手之間的收入懸殊,底端選手年收入只有10多萬元。
而電競選手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廣州沖鋒隊首席運營官孟慶良表示,“年輕人要進入這個行業(yè)需要的不僅是對游戲和電競的熱愛,更需要在市場營銷、媒體、內(nèi)容創(chuàng)作、銷售和人員管理等方面有熟練的技術和經(jīng)驗。電競選手不僅要玩好游戲,還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學習第二外語,接受教練的反饋和批評建議,適應新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食物…… 這類型的專業(yè)人員才會在電競行業(yè)享有更長的職業(yè)生涯!
有專家建議每支戰(zhàn)隊都要給選手配備隊醫(yī),幫助選手們進行康復治療和心理疏導,以保證選手的身心健康,以及盡可能的幫助選手延長職業(yè)生涯。
來源:廣州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