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撐著大約2米長的脖子,長頸鹿是怎么把血液順利送達大腦的?
這種極致的身高,給它們帶來了生理上的挑戰(zhàn):為了給大腦供氧,每只長頸鹿都是“高血壓”,血壓是人類的2.5倍。
81732bf39eef0450aa0499a77f796e36.jpg (37.6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為什么它們的身體能承受如此高的血壓,卻能保持健康,而人類患高血壓,嚴重者可能導致腦卒中、心梗等疾病……
為什么長頸鹿不怕高血壓?
一項由中國和丹麥科學家領(lǐng)銜的研究顯示,科學家們將長頸鹿和其它50種哺乳動物的基因組進行了比對,尋找讓長頸鹿與眾不同的基因。490條基因脫穎而出,在長頸鹿身上展現(xiàn)出了獨特的突變。 這項研究發(fā)表在了《科學》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11787396239c55a8ee5a08ba3eb1f6ac.png (67.79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基因中存在的大部分突變都和心血管功能、骨骼生長、以及聽覺和視覺等感覺系統(tǒng)有關(guān)。 其中,一條叫做FGFRL1的基因吸引了他們的注意,來自人類和小鼠的資料顯示,這個基因與心血管以及骨骼有關(guān)。而在長頸鹿的這條基因里,具有7個獨特的突變。
3edb8bb4c564ae18d0a337dda18b93a0.gif (84.91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Rasmus Heller教授表示,長頸鹿的FGFRL1基因?qū)π难芟到y(tǒng)做了點什么事,讓它能對抗高血壓!犊茖W》雜志的官方報道也指出,對這個基因進一步的研究,有望找到治療高血壓的新方法。
身體有個“理想血壓值”
人們常說的血壓是什么?
人體心臟和血管組成了一個密閉循環(huán)系統(tǒng)。
- 心臟收縮泵出來的血液大量流入主動脈血管里,會對血管壁造成一定沖擊力,這就是收縮壓;
- 心臟舒張時,主動脈血管通過自身彈力壓縮,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血管和器官,形成的壓力叫舒張壓。
二者合稱為血壓,是血液循環(huán)到人體各個角落、為所有組織提供氧氣和營養(yǎng)的必要條件。
不同于長頸鹿,人類一旦血壓變高,便可能危害健康。 理想血壓是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120~139/80~89毫米汞柱為正常高值血壓。
高血壓分2級:
▶ 1級,收縮壓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在90~99毫米汞柱。
▶ 2級,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100毫米汞柱。
1976799e1a1d7d40a5448046fd0164a9.gif (2.82 M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別以為自己的血壓很正常,下面9道題,自查你是不是“高血壓候選人”,符合條數(shù)越多患病風險越大。
1.年齡:40歲以上人群的高血壓發(fā)病率是15~39歲時的3.4倍。 2.遺傳:高膽固醇家族史尤其要注意。 3.性別:男性風險高于女性。 4.超重:特別是腹部、臀部、大腿脂肪多的人。 5.高鹽飲食:飲食過咸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6.喜愛喝酒:酗酒者的血壓比不喝酒者平均高出4 毫米汞柱。 7.壓力過大:精神緊張是高血壓發(fā)病的重要誘因。 8.缺乏運動: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心臟長期負擔過重誘發(fā)左心肥厚,血壓升高。 9.長期服藥:特別是抗過敏藥或激素類藥物。
6個細節(jié)幫你“穩(wěn)住”血壓
高血壓存在“三高”的特點,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殘疾率高,它可能導致腦卒中、心梗、腎動脈硬化、眼底病變等等疾病,孕婦如有高血壓,將面臨巨大分娩風險,嚴重時甚至可造成孕婦和新生兒死亡。 高血壓近些年還有發(fā)病年輕化的趨勢。此外,高血壓發(fā)病年齡越早,血壓水平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對身體損傷越大,年輕人更不能掉以輕心。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yī)囑定時服藥。以下幾個生活細節(jié),也有助于保持血壓健康。
1 定期監(jiān)測血壓 家庭自測血壓正常值應<135/85毫米汞柱,非同一天測量、3次超標,需及時就醫(yī)。
06ac40ee5edb7994cae2498c2acc104e.gif (599.04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在降壓治療的目標值上,基本標準建議降到<140/90毫米汞柱;最佳標準中給出兩個降壓目標:65歲以下<130/80毫米汞柱,65歲以上<140/90毫米汞柱,且不應<120/70毫米汞柱。
55歲以下健康人群至少每2年測一次血壓,55歲以上或更年期女性、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則應該每半年監(jiān)測一次。
2 控制體重 超重、肥胖是升高血壓和引起心腦血管病最危險的因素之一。 將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盡可能保持在19~24之間。
3 減少鹽攝入 鹽攝入量過高會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風險。對于口味較重者,可嘗試階段性減鹽,即每月或每年減少5%的鹽攝入量。
以下食物要少吃:
買食品時看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NRV%”超過30%就要少買少吃。
4 保證睡眠 正常情況下,人在夜間的血壓低于日間水平,但睡眠不足或睡眠質(zhì)量差,會引起夜間血壓水平升高,還會導致晨起的血壓高峰提前出現(xiàn),繼而影響一整天的血壓。
血壓異常波動又會反過來影響睡眠質(zhì)量,形成惡性循環(huán)。
4562ed955d244b13dfd0c596f1db0882.gif (658.65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3-30 09:11 上傳
5 適當補鉀 適當吃些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有助于體內(nèi)鉀鈉平衡,有利于排除體內(nèi)較多的鈉,從而對降壓有好處,建議多吃香蕉、桃子、西瓜、紅薯、菠菜、土豆等。
6 抽空走走 慢跑5分鐘、散步5分鐘交替進行,對血管健康有好處。建議利用零散時間鍛煉,如出門少開車,多步行一會;養(yǎng)成晚飯后溜達一圈的習慣。
來源: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