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溪山:今整個柳坪鄉(xiāng)歷史上一直稱為長溪山。長溪河源自羅漢尖西北邱山村與黃梅、蘄春三縣交匯處的界嶺山,在入山古道關(guān)口亭子嶺東的燃燈古寺處出口,全長近20公里,沿途曲折迂回,溪澗縱橫。長溪山峽谷深溝百折千回,山巒疊翠,清泉長流。這里春天百花爭艷,萬紫千紅,蜂蝶飛舞,百鳥爭鳴;夏天清風(fēng)竹影,樹木蒼翠,飛瀑奔瀉,近水凝煙,溪邊彩虹,云過日出;秋天紅葉似火,野果飄香,清風(fēng)皓月,四野澄然;冬天冰封溪澗,雪漫山頭,銀裝素裹,寂靜無聲。唐907年四川一劉姓游僧因慕其景致,在長溪山的柳樹坪建“萬壽巷”廟,后又有文人墨客留詩云:“一登云外嶺,世界自羲皇,日薄山嵐重,溪喧水碓忙,松蔭高不落,竹氣暗生涼,何處紅塵到,風(fēng)來草亦香!薄跋、“山”連在一起用“長”字修飾,何等的入神巧妙得體,猶如一幅詩畫長卷,極富文化的內(nèi)涵。清中期后至民國長溪山被譽為宿松的黃金之鄉(xiāng)、文化之鄉(xiāng)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 2、羅漢尖:傳說羅漢尖為羅漢菩薩所變。相傳羅漢尖及周邊地區(qū)很古以前曾是一片汪洋水域,時值東海龍王三龍子因爭立龍子未果,不甘寂寞,興風(fēng)作浪,鬧得龍宮很不太平,龍王屢勸無效,遂遵玉皇大帝的旨意,把三龍子流放到此,令其悔過自新。但三龍子仍不思悔改,變本加厲,獨立為王,為虐一方,龍王和龍?zhí)幽魏尾坏,老龍王氣急命喪,玉皇大帝得知后,一怒之下,就指派天馬馱著羅漢菩薩下凡鎮(zhèn)壓三龍子。一陣風(fēng)嘯之后,萬道紫云祥光之處,只見羅漢菩薩佛衣一撒,頃刻變成一座高山,把三龍子穩(wěn)穩(wěn)壓在高山之下,羅漢菩薩變成的大山就是今日的羅漢尖。佛衣撒到之處也變成連綿不斷的山峰。從此昔日遼闊的水面也為群山所代替。 3、龍河:龍河在今柳坪鄉(xiāng)龍河村和邱山村境內(nèi),是東海龍王三龍子被壓的地方。傳說東海龍王三龍子因大逆不道,當(dāng)年被羅漢菩薩遵玉皇大帝的旨意,下凡變成一座大山(即羅漢尖)穩(wěn)壓在此處而得名,龍頭在龍河村村堂出口處的馬鞍山下龍?zhí),龍尾在邱山村馬皇村民組村堂口峭壁下的小龍?zhí)。龍河上接邱山的大河,下連郭河村的郭河,全長僅四公里余。 4、宋家山:柳坪鄉(xiāng)的龍河村的羅漢尖林場旁,有個100多人口的吳姓屋場叫宋家山。其實這屋的名字跟宋家山毫無關(guān)系,因為它最早的真實名字叫“送山”,為什么叫送山?這里面有一個典故。 相傳清道光年間,與宋家山毗鄰的邱山村馬皇屋有一戶人家老夫妻倆有三個兒子,盡管三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但因家境十分貧寒,兄弟們無法討老婆成家另立門戶,家庭的全部財產(chǎn)只有兩小間破草房和一畝多貧脊的梯地,如按三股分家根本解決不了他們的問題。這戶人家在本屋長輩族長的提議下并征得全屋人的同意,擬將附近羅漢尖山腰屬馬皇屋的一片貧脊荒山送給他們?nèi)值,由他們(nèi)ラ_墾經(jīng)營這片荒山,同時還送給他們每人一把挖地鋤頭和一張砍柴刀。自此兄弟三人安營扎寨于荒山,起早摸黑,年復(fù)一年地不斷開墾梯田梯地,引水灌溉種莊稼,植樹造林,飼養(yǎng)家禽牲畜,日子慢慢地過得紅火起來,并相繼成家,人口逐年增加。開始這里沒有正式的名字,人們習(xí)慣把這里叫“送山”,后來形成屋場的地名,久而久之就誤傳為宋家山,或干脆叫宋家山,這也就是今天宋家山地名的由來。 5、亭子嶺:座落在今柳坪的大地梗下邊,是昔日從二郎河經(jīng)估畝山進(jìn)入長溪山(今柳坪鄉(xiāng))的關(guān)隘要塞之道,嶺很高很陡很長,亭子建于險要的古道要沖之地,有嶺有亭是一特色,也正是亭子嶺之名的由來。亭右上側(cè)有座關(guān)帝古廟,不遠(yuǎn)處深澗之上又橫懸一座造型別致精美的花木橋,謂之“花橋”;在陡嶺深峪下就是青山環(huán)抱、碧水長流的長溪河出口處,氣勢磅礴、雄傳壯觀的燃燈古寺也座落于此。據(jù)民間傳說,亭子嶺上原只有涼棚、茶棚,供路人歇息飲茶,明中期到清初先后由地方建立簡易小竹亭、木亭,到清咸豐元年新建八角石木結(jié)構(gòu)的涼亭,同年在涼亭旁由官府和民間同時分別豎起了兩塊一米多高的封山育林的大理石禁碑,歷史上很是少見,意義深遠(yuǎn)。--作者:吳漢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