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乘涼 (原題“懷念沒電的日子”) 石普水 家鄉(xiāng)1985年底才來電,我的青少年都在沒電的日子里度過的。 沒電的日子照明工具是“香油燈盞”,老人們叫它“照奀”。竹子扭成的燈架上放一個小瓦碟兒,里面盛點香油,放一根燈芯草,發(fā)出比熒火蟲亮不了多少的微綠淡黃光亮。燈架掛在灶屋和堂屋中間的過廊里或門框旁,燈雖高卻不能遠照,卻偏要“捺倒妹妹割八”——名副其實的“劃亮”?醋值冒褧o緊貼著燈火——那時很少人識字。 最經(jīng)濟的辦法是用“松光”照明。斫刀把松樹刮掉皮,松樹傷口上流出松油,那流出松油的樹片砍下來,我們叫它“松光”。墻上隨便釘兩根竹簽,上面放一塊瓦,松光燃燒著發(fā)出刺刺啦啦的響聲,濃黑的煙冒出幾尺高,風一吹把墻熏黑一大片。農(nóng)民們習以為常,那時很多墻壁并沒刷白,火熏烤過的舊磚墻拆下來還是上等農(nóng)家肥料?乘晒,添松光都是孩子們樂意做的事!鞘巧鲜兰o“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照明。 不久便有四角七分錢一斤的煤油,老人們稱之為“洋油”。多數(shù)人家用墨水瓶自己制造煤油燈——老人們還叫“照奀”。后來便有玻璃燈罩的正規(guī)煤油燈。我便是在那種“現(xiàn)代化”的玻璃燈罩下備課,批改作業(yè),讀安徽師范大學函授教材,獲得?莆膽{,考取“鐵飯碗”。現(xiàn)在想來是煤油燈照亮了我人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征程。 懷念我的煤油燈。 沒電的日子晚上節(jié)目豐富多彩。大人怕孩子吃完飯便睡覺“傷食”,把孩子趕出去玩。夏天的節(jié)目多是捉螢火蟲,我們叫它“夜夜蟲”,老師說“腐草為螢”。后來知道其實螢火蟲是產(chǎn)卵在水邊的草根,多半潛伏土中,次年草蛹化為成蟲。老師還說“囊螢夜讀”,告訴我們車胤是晉代很有學問的人,從小很愛讀書,為了省燈油,他把螢火蟲裝在薄薄的白紗袋里,借助一團螢光隱隱透露出來的螢燈,孜孜不倦地看書學習。 捉夜夜蟲的隊伍很龐大,我們拿著一個洗得干干凈凈的墨水瓶罐子來到野外,齊聲高喊: “夜夜蟲奀喂,來吃麩皮粑喲~!秈米夾粑糯米湯粑好吃喲~!” 佐壩佬腔調(diào)的聲音很響亮,清脆的童音是鄉(xiāng)村夏夜的一道風景。但卻明顯是騙“夜夜蟲兒”的,那年月麩皮粑填肚子已是萬幸,“秈米夾粑糯米湯粑”是過年節(jié)來客才有的美味佳肴,誰肯白白給夜夜蟲兒吃? 想來人類誘騙小小蟲兒由來已久。人類的虛偽也由來已久。 不捉夜夜蟲兒的晚上便湊到大人堆里一塊閑聊。閑聊的氣氛最民主,幾個人聚在一起,從晚上吃飯到一日三餐,從當日天氣到四季冷暖,從莊稼到牲畜,從雞下蛋到狗交配,從張三祖父到李四岳母……沒有講臺,不需準備發(fā)言稿,暢所欲言,直抒胸臆,像博客文章。說得好的贏得幾聲附和,成為中心話題,點擊下載率便多一點。 精彩話題以鬼的故事居多。吊死鬼舌頭伸得長長的,月里病鬼頭發(fā)罩住整個臉下雨天伸手找人傘,淹死鬼變成魚兒劃到岸邊騙孩子下水找替身,俏皮鬼變成魚坐在挑魚籮筐里。鬼走路手不擺動,看不清臉。鬼晚上到織布機上織布,站在病人床前帳子邊,鬼怕木匠五尺,……鬼的故事是最精彩的電視連續(xù)劇。說得小孩往人群中鉆,抓住大人的手,又怕聽又想聽,晚上不敢一個人獨自活動。 印象中一段最難忘的不是鬼的故事。 一個人一生燒香拜佛行善積德,30多歲了,卻獨自一人,貧困聊倒。聽說佛能知過去未來,他去問佛。 第一年他來到一條大河邊,沒有渡船,一只巨龜過來把他渡過了河。巨龜修行一千三百年,求他也問問佛:何時才能修成正果? 第二年他看到一個哭哭啼啼的女孩,十八歲,卻死了十九個郎。女孩求他問問佛:她為何如此苦命? 走了整整三年,才見到佛。他把自己一生經(jīng)歷統(tǒng)統(tǒng)告訴了佛,并未忘巨龜和女孩的事。佛笑瞇瞇地說:“你問自己便不能問別人,問別人便不能問自己! 問佛人好生為難。問別人吧,自己千辛萬苦所來為何?問自己吧,一生廣行善事別人托你問句話都做不到還算什么人?——罷!罷!罷!此生苦命就是了!問別人的吧! 佛說,巨龜功德圓滿,只是身上珍珠太多,把一顆最大的珍珠給你就行;女孩是有福之女不嫁無福之郎,今年七月七日有一狀元游街,上前叫三聲福郎,那就是她的夫君了。 問佛的人回來告訴了巨龜,巨龜給了他一顆最大的珍珠,歡天喜地騰空而起;他告訴女孩是有福之女不嫁無福之郎,女孩向他盈盈萬福。他無精打采走到京城,吃飽喝足,便走到一棵樹下,解下腰帶,想上吊一了百了。忽然身上那顆大珍珠掉在地上,發(fā)出耀眼光芒,驚動了皇宮夜巡官,走來一看,原是一顆罕見的夜明珠。趕忙把他引進皇宮,皇太后奄奄一息,御醫(yī)正缺一味藥——千年神龜夜明珠!真是及時雨,太后轉(zhuǎn)危為安,他成為獻寶狀元。七月七日打馬游街,女孩上前叫三聲福郎,狀元公喜結(jié)良緣。 大熱天晚上沒有電扇,人們都扛著竹床出來乘涼。大樹下,高壩上,哪里風大涼快哪人多。小孩捉迷藏,給大人搔癢,給大人扇風。大人們說笑話,猜謎語,唱山歌,講故事,話家常,談體己話,應有盡有。男女調(diào)情的風流韻事或許也有吧!罢l家山上不埋墳,哪個女人不偷人?誰家墳上不安碑,哪個男人不扒灰?” 沒電的日子,物質(zhì)生活是貧困的,但精神是卻是極其富有的,那是和諧社會。 沒電的日子是綠色的,環(huán)保的,健康的,快樂的。中學生沒有網(wǎng)癮,成年人沒有網(wǎng)戀。 沒電的日子,人們和睦相處,共享人生經(jīng)驗,化解痛苦矛盾。 懷念沒電的日子。 (2059)(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