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打工”一詞出現(xiàn)至今,涌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是近三十年的打工潮。時間的跨度涵蓋了業(yè)已出現(xiàn)的第二代打工人。打工徹底改變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方式。打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的下一代!羰貎和@個詞應運而生。一個留守兩個字,包含了幾多兒童的心酸、父母的心痛。這一個酸痛的后面折射了多少的無奈和隱憂。
據(jù)官方的數(shù)據(jù)全國農村外出務工的人數(shù)達1億4千萬左右。留守兒童的數(shù)字怕是幾千萬之多了。這是一個多么龐大而可怕的數(shù)字,隨便就超出了一個發(fā)達國家的總人口。這個數(shù)字里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隔代撫養(yǎng)。他們是在一個缺乏父母親情下環(huán)境下成長的,父母教育的缺位給他們帶來的是內向、叛逆、甚至是扭曲的心理?傊袃和诔砷L期不能出現(xiàn)的字眼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稱呼他們?yōu)橛懈改傅墓聝阂稽c不為過。每一個留守兒童怯懦的外表下是他們隱忍不言的復雜的心事。隨之而來的是整體的素質的下降。接著呢?他們是不是還將踏上父輩的足跡再打工?他們是不是還要繼續(xù)造就第三代第四代的留守兒童?社會或許能容忍這樣的循環(huán)。他們有沒有足夠的耐心這樣的被等級化的活下去?每年在我們身邊出現(xiàn)的留守兒童的傷害或被傷害的事情隨著日漸增多已然把我們的神經(jīng)麻木了,不知是我們被太多這類的事情麻木了。還是我們已經(jīng)習慣冷漠。但每年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足以說明了一個隱憂。那就是成長起來的留守兒童在面對生活給他不公的同時,他選擇的是報復。他們在報復這個社會。我們不能苛求這些孩子的家長和孩子本身。每個人都有追求改變生活質量的權利。社會的進步是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和社會感的提升過程。我們的政府不能拋棄他們,我們的社會成員不能歧視他們,我們的政府很大,政府公務員很多。政府也在介入留守兒童的關愛問題。而且政府可作為空間還很大很大。孩子是家庭的,更是國家的。因為未來是他們的。作為社會成員的每一個我們,更加需要一顆寬容的愛心去平等的看待他們,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yè),你的經(jīng)濟情況如何;蛟S有那么一天,留守兒童去縣城逛街或走親戚,或許在街上不小心踩到你的腳或擋住了你的車子或碰到了你的菜籃子。朋友!請不要呵斥他們,給他們一個善意的笑臉。一枝一葉總關情。我們其實時時刻刻在改變著世界。因為我們在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謹以此文獻給每一個宿松老鄉(xiāng)。并向那些對留守兒童施以善意笑臉的人們致以最真誠的敬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