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久久,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涩涩视频

樓主: shipushui

[熱點話題] “田園宰相”石良傳略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1#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44:47|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七、田園宰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走出石家寨石良只是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再回宿松,則是堂堂世襲武節(jié)將軍、英武衛(wèi)管軍正千戶,大概相當于今天正廳級干部或者說是一個軍分區(qū)司令員,無論如何都是衣錦還鄉(xiāng)。這在當時宿松肯定轟動一時的新聞。長期以來宿松民間稱呼石良一直不僅僅是以“世襲武節(jié)將軍”、“英武衛(wèi)管軍正千戶”,而是婦孺皆知的 “田園宰相”。 現(xiàn)在看來,石良的 “田園宰相”仍然有一定的可信度。有道是無風(fēng)不起浪,“田園宰相”事出有因。
1363年,朱元璋被陳友瓊圍困于鄱陽湖,彈盡糧絕之際,他派俞通海來宿松向石良求援,傳出“誰送糧,封宰相”的口諭合情合理!爸刭p之下必有勇夫” ,自古“病急亂投醫(yī)”,“搬兵如救火”,關(guān)乎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朱元璋肯定說過“誰送糧,封宰相”的話,不然,誰敢假傳圣旨?還有,石良帶人日夜不停開挖出一條三十余里的新溝,率部卒三千把糧草運送到明軍手中,俗話說“人不為利,誰肯早起” ?石良看中的就是“封宰相” !事實上朱元璋得救后,也煞有介事的許諾待江山定下之后再晉升相位。只是后來朱元璋也沒有兌現(xiàn)當初的承諾。 古往今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何況出身卑賤的朱元璋早年曾經(jīng)是無賴一個,什么事情做不出來?他心知肚明,誰敢跟皇帝爭辯不成?一直到石良退休了,告別之時,朱元璋想起當年許封相位的諾言,這位還算講誠信的皇帝忽然良心發(fā)現(xiàn),于是多給賞銀,囑石良返故里后營造相府,做個“田園宰相”。
“田園宰相”有現(xiàn)實依據(jù)。有皇帝的金口玉言,石良回到故里后,真的請人到處選擇風(fēng)水寶地,終于在離老家石家寨不遠選擇一塊風(fēng)水寶地。這里北邊是山坡,東南方沃野千里,而且面臨大官湖,背山面水,是一個難得的好地方。石良在這里大興土木,營造了一進七重的宰相府。宰相官廳一進七重,雄偉高大、富麗堂皇。四周圍起護城墻,東頭是幾百畝的“操兵場” ,面前挖了一口大大的“鵝塘”, 鵝塘下是一望無際的大片良田,稱之為“積谷倉” ,“鵝塘”上頭還有“洗馬池”,上邊是石橋。宰相府前一箭之地的高坡叫“燈臺”,即烽火臺。只可惜諸多建筑均毀于清朝太平軍。但是宰相官廳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還在,只是它已經(jīng)破舊不堪,再沒有昔日的輝煌。宿松圖書館館長雷鳴先生曾經(jīng)拍下一副珍貴的照片。明朝這里寶馬香車,迎來送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賓客盈門,人歡馬叫。那種繁華,那份榮耀,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風(fēng)光不再。
石良為宰相府寫了兩幅楹聯(lián),其一:“俎豆甲兵千世業(yè)  江湖廊廟一般心” ,用以抒發(fā)作者一生的功業(yè)與情懷。自古“功高莫過救駕”,石良念念不忘為解朱元璋鄱陽之圍搬救兵,雪里送炭運糧草,九死一生身經(jīng)百戰(zhàn),不居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其二:“祖德千年崇禮樂   家風(fēng)百世擅箕裘” , 作者告誡他的后輩要學(xué)文習(xí)武,遵紀守法,讓美德家風(fēng)代代相傳。
宰相官廳落成后,石良在這里“種桑麻于綠野、練拳腿于清晨。教子孫:花前月下舞刀劍,天明寒窗誦五經(jīng);惜百姓、撫黎民,對酒吟詠雞唱早,揮毫落墨近黃昏。”
據(jù)說宰相府建成后,出入相府練文習(xí)武者絡(luò)繹不絕,門庭若市。一時流言四起,有人向朱元璋告密曰:“石良建相府、屯兵種田操練,意欲反乎?”朝廷派人下來暗訪,當看到 “俎豆甲兵千世業(yè),江湖廊廟一般心”這幅對聯(lián)時終于明白了石良對朝廷的忠誠。來人回去告訴朱元璋,皇帝龍顏大悅,朝野上下個個稱贊。一聯(lián)言志,忠貞可鑒!
對石氏家族而言,石良最大功績是主修《石氏族譜》。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石良不忘去江西老家祭祖!妒献遄V》收錄了一首《參 譜 贈 別》,可做證據(jù)。元至正辛卯(1351年),石良派人前往江西老家樂平祭拜祖先,聯(lián)系修譜。當?shù)匾晃蛔谌耸⑷,名杰,號輝山的縣尉寫了一首詩,《參 譜 贈 別》:
元至正辛卯(1351年),縣尉、樂平宗人英三公杰,號輝山
詩禮傳家二百年,舒饒尚喜子孫賢。遠參舊譜來千里,敬掃先塋慰九泉。
送別滿斟桑落酒,催歸急掉楚江船。過庭猶道江南好,喬木連蔭正蔚然。
明洪武丙寅(1386年)松顏公(石良字松顏) 主修族 譜,并作
《始 修 族 譜 序 贊》 :
歷周大姓,由碏仕衛(wèi)。勛烈忠純,賜其姓氏。萬石漢朝,三公晉世。
唐室處士,英風(fēng)顯著。宋邦元勛,守信柱石。厥孫中吉,饒陽刺史。
徂徠翰林,云仍科第。又歷四世,菱田祖始。再稱四葉,松滋開基。
遙遙華胄,派衍宗枝。文科武職,代有縉紳。杰出名良,赫赫厥聲。
天資果勇,知略老成。義旗攸建,保障居民。謀等三杰,奇計過陳。
萬騎千麾,伏歸輦轂。圣眷極隆,高爵厚祿。敕授元帥,屢承恩渥。
爵賞褒封,分符錫玉。豐姿挺撥,號曰松顔。不凋節(jié)概,霜雪莫干。
子能繼武,復(fù)克修文。清英和剛,四俊譽聞。文章華國,英氣拂云。
慶衍后來,百枝千葉。世代褒封,勛光疊疊。醇德殷積,甲于鄉(xiāng)邑。
壽福駢臻,鳳麟秀異。玉樹芝蘭,庭階森立。世世昌榮,繩繩相繼。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4月29日),石良因偶感風(fēng)寒而病逝于家中,時年七十有四歲。兒孫們把他埋葬于杜溪虎形地,經(jīng)請示朝廷后,將當年敕封的誥命刻成銘文碑記安放在石良墓的后方。這既可流芳百世,又可弘揚族祖的功績,光耀門庭。于是宰相屋里又有了圣旨碑、宰相墓。
1983年宿松縣人民政府發(fā)布《關(guān)于公布我縣第一批、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及范圍的通告》說,“石良墓和誥敕碑,位于新安公社杜溪大隊石宰相屋后。石良,為明洪武敕封武德、武節(jié)將軍。保護范圍:墓及誥敕碑環(huán)周五米內(nèi)。”
1990年版《宿松縣志》也記載了“石良墓”及“誥敕碑” !笆,號松顏,宿松縣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二月,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享年75歲。元末群雄并起時,石良率一方義勇,歸順明太祖,掛統(tǒng)兵元帥印,鎮(zhèn)守宿松一帶。后在攻克湖廣,策應(yīng)同安、舒城中屢建軍功,于洪武二年封武德將軍,洪武十年又進敕武節(jié)將軍,由英武衛(wèi)管軍正千戶,加洪塘湖屯兵千戶,晚年致仕歸老于鄉(xiāng),葬杜溪。明武節(jié)將軍前統(tǒng)兵元帥石良墓,座落在縣境新安鄉(xiāng)杜溪村石宰相屋后。墓高1.08米,周環(huán)8米,墓后不遠處,立著一塊高大的誥敕碑,上端嵌有圣旨和雙龍拱日圖案,正面刻著洪武二年誥命,字跡端莊蒼勁,記述了墓主生平業(yè)績?h人民政府已于1983的11月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4月14日, 石良墓成為安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葬
編號        分類號        名  稱          時(年)代                地   址
7        1          石良墓                  明                     宿松縣九姑鄉(xiāng)杜溪村       
我自2009年起先后五次來宰相屋祭祖 。一條沙石大路(現(xiàn)在是水泥路)直通村子南邊的“宰相墓” ,墓地很大,全部用水泥圍起,共三層。第一層為大圓圈,后邊幾棵大柏樹,夾雜著一些花草;第二層是拜席,兩邊是一對威風(fēng)凜凜的大石獅;第三層為主墓,砌成一米多高的圍墻,頂部散放著鮮花,高聳而氣派,顯示“宰相墓” 的威嚴。正中一塊大碑,上書“三世祖良公墓” 遠遠可見 ,顯示大方氣派,莊嚴肅穆。右邊豎立一塊宿松縣人民政府的石碑,介紹 “宰相墓” 是宿松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間是1984年。墓地后邊是“御碑亭” ,亭子不大,但很氣派。
一位老人把我們引到“宰相府”官廳,殘垣斷壁,當年風(fēng)光不再,老人指著地下尚存的大塊青磚,說這就是當年官廳的唯一物證。我站在“宰相府”前門正堂屋,前面是水庫一般大的水塘,“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 。這肯定是宰相公的手筆,不然誰有此財力,有此氣概,為子孫修造生生不息的偌大水利工程?宰相府面對東南方向,背后一片廢墟,沒有人做屋,盡管現(xiàn)在做屋的地基緊張,可是誰也不敢在宰相府這塊風(fēng)水寶地上建房。歷史輪回,大地作證。遙想當年一進九幢官廳何等繁華,何等顯赫!感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屋東有百十來畝面積的“操兵場”,三世祖晚年在此打造兵器,操練兵馬,保境安民。宰相屋人說這里曾經(jīng)挖出大量鐵石。宰相府面朝南,前面有兩塊“上馬石” ,兩米長,一尺來寬,七寸厚薄。前面是60——70畝面積的大塘,曰“鵝塘” ,當年是三世祖手下兵將修筑建的。鵝塘下是大片良田,稱“積谷倉”。鵝塘前面一個高坡叫“燈臺”,即烽火臺。還有“洗馬池”,上邊有橋。
宰相府共一進七重,文革前尚有兩重,里面雕梁畫棟猶存,宰相公畫像尚在。第一重門樓離鵝塘不遠,紅砂石幾年前還在。最后一重是大集體時的生產(chǎn)隊屋。中間偌大的開闊地帶全部是散磚斷石,幾百年來宰相屋的人不敢在此做屋,據(jù)說做屋也做不穩(wěn),或家中諸事不順。
我一個人在宰相府前徘徊,無限感慨。亂世英雄起四方。三世祖骨子里流淌著一世祖果敢無畏的英雄血統(tǒng),具有剛毅決然的素質(zhì),敢做敢為,匹馬單槍,揭竿而起,保境安民,保家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俎豆甲兵千載業(yè),江湖廊廟一般心” ,這是石良公一生真實寫照,表現(xiàn)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高風(fēng)亮節(jié)。
我來到宰相府的殘垣斷壁前,偌大的“鵝塘”是三世祖的士兵們挖的;“積谷倉”在它下面一箭之地的東方,一個叫石壽安的老人一直指向前方,說,那里有“杜溪橋”!獮槭裁唇卸畔磥硎怯械涔实,可能與三世祖有關(guān)?上覜]時間打聽。按輩分我叫石壽安老人曾祖父,1930年生人,83歲,身體棒極了。我跟他開玩笑說,這“鵝塘”水特別養(yǎng)人,老人家就是喝了這里水身體才好的,這里水應(yīng)該有我們的一份。他在他家門口引我看了宰相府一個“門搭腦石” ,石雕完好,我說,這是文物,要好好保護。他在引我看了經(jīng)魁門,門前“八字”磚墻還在,讓人明白什么是 “衙門八字開”,為什么我們叫“衙戶石”。宰相府兩棟,一棟七重,一棟九重。老人家離宰相府不遠,他說,下雨天,穿布鞋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濕鞋。解放前后,全屋70多戶,全部姓石。他還記得小時候祭祖時,宰相府黑壓壓的跪著全屋男人,墻上掛著四排半身的祖宗像,畫像,可惜文化大革命后丟失了。
我要了他的電話,他是宰相屋的活化石。

(2013.9.30)(待續(xù))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2#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45:22|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八、誥敕豐碑
御碑亭在宰相屋西南方,石良墓后面。一個六方六角六柱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亭子,上面蓋著硫璃瓦,四周建有護亭墻,亦作詩詞匾廊。“御碑亭”四周都是當代人題詠。 進門醒目處有石良公親撰的一幅名聯(lián):俎豆甲兵千載業(yè)  江湖廊廟一般心   。所作之詩詞精制成匾額掛于墻之上,文采風(fēng)流、各有千秋。諸多功德碑,嵌入下墻部位,整體協(xié)調(diào),頌功頌德、共存共榮。圣旨碑嵌在中間,碑頂雙龍盤旋,上面是雙龍拱日圖案,碑身除“圣旨”碑頭和碑框,高1.8米、寬0.9米、厚0.1米。這就是“洪武誥敕碑”,碑文為陰刻,共13行192個字,繁體字且無標點符號,碑文曰
“明總兵元帥石良進秩
誥命囗囗

天承運
皇帝制曰:安邦拓境,在蓄將才;敘爵賞功,在伸朝典。石良天資果勇,智略老成。蓋自宿松仗義之初,能遏眾寇,使一方無警,民庶咸安。當是時也,群雄并起,汝未嘗輕于服從。及予大業(yè)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歸于我,可謂知天運而識時務(wù)者矣!由是道通于蘄春,引兵于黃岡,直抵陽羅,夾攻湖廣,西征之日,汝有助焉。至于同安舒城之捷,報國之心,尤為可紀,宜升衛(wèi)校,用酬乃勛,尚勉后圖,以期遠業(yè),可武德將軍、英武衛(wèi)管軍正千戶。宜令,石良準此。

洪武二年二月”
原宿松縣文化館長陳潔先生有一篇文章《《明統(tǒng)兵元帥石良進秩》圣旨碑考釋》。他認為“此碑為研究明代歷史人物提供了實物資料,在全國也不多見,顯得彌足珍貴!彼f“碑首雙龍戲珠祥云圖案雕刻手法,明顯能看出是明代早期的風(fēng)格!薄叭绻貌坏交噬系脑蕼剩@種云龍紋浮雕是不準雕刻的。再者,碑上的陰刻銘文字跡端莊遒勁,行文也非常的規(guī)范嚴謹,凡遇到“天”、“皇”、“國”字,都必須另起一行作為開篇字,這是符合封建社會禮教,尤其是圣旨書寫方式的!卑矐c府康熙志,已全文載錄了這道圣旨。并且宿松道光八年沿襲明弘治七年的縣志第五卷也有這樣記載:“明武節(jié)將軍前統(tǒng)兵元帥石良墓在杜溪,墓后有洪武誥敕碑”!倍聿⑤d錄了兩次“封石良敕”的圣旨。此碑在明代早期就存在。
    此碑經(jīng)600余年的風(fēng)雨戰(zhàn)亂,當?shù)厥搴笕硕冀吡τ枰员Wo,才幸免損害。文化大革命時,當?shù)厝罕妼⒋吮袢氲叵,才躲過浩劫,F(xiàn)在,“圣旨碑”和石良墓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列入了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建了碑亭和碑廊,對“圣旨碑”采取了很好的保護措拖。
陳潔先生還對圣旨碑文進行了釋讀。
明.清兩朝的圣旨基本上分為“敕命”和“誥命”。一般封五品以下的官員稱為“敕命”,五品以上的官員稱為“誥命”。“明統(tǒng)兵元帥石良進秩”碑是“誥命一道”。這就證實石良的確為五品以上的官員。
“奉天承運”!洞呵锓甭•深察名號》上說:“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奉天以孝道也”。這就是“奉天”的來源。至于“承運”,是根據(jù)鄒衍的“五德始終說”而來,鄒夫子認為五行相生五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個朝代表其中一德。如黃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環(huán)往復(fù),朝代便興亡絕續(xù)!胺钐斐羞\皇帝詔曰”,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
我想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這是由朱元璋親自擬稿的一道圣旨。
其一、圣旨開頭用 “制曰”,而不用“昭曰”。一般“詔曰”是皇帝口述,舔筆御士代寫的;“制曰”則是由皇帝親自擬稿,再由庶吉士撰文。封石良為武德將軍,用的是“制曰”,說明圣旨是由朱元璋親自擬稿的。
其二、敕封石良的圣旨最后用“準此”而不是 “欽此”!皻J此”是皇家專用名詞,意思是到此結(jié)束!皻J此”并不是圣旨的內(nèi)容只說明是皇上親定的,如果皇帝當面下旨,就沒有“欽此”二字,如果欽差宣旨時必須加上“欽此”兩個字。當時明王朝剛剛建立,太祖朱元璋對石良這位戰(zhàn)將為建立大明王朝所立的戰(zhàn)功了如指掌,寫起圣旨來如數(shù)家珍,提筆一氣而就,封一個武將,落個“準此”是筆隨心生。筆者才學(xué)疏淺,不知我國現(xiàn)存的“圣旨”或圣旨碑刻上有沒有“準此”的落款。如果這是特殊一例的話,更為研究和豐富皇牘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其三、圣旨的內(nèi)容對石良功績一目了然, “蓋自宿松仗義之初,能遏眾寇,使一方無警,民庶咸安!薄爱斒菚r也,群雄并起,汝未嘗輕于服從!薄凹坝璐髽I(yè)已定,汝乃籍其人民,率其士伍以歸于我,可謂知天運而識時務(wù)者矣!由是道通于蘄春,引兵于黃岡,直抵陽羅,夾攻湖廣,西征之日,汝有助焉。至于同安舒城之捷,報國之心,尤為可紀” ,娓娓道來,文筆樸實,沒有文人晦澀拗口的呆板文風(fēng)!叭盒鄄⑵稹奔戎讣t巾軍起義的劉福通、徐壽輝、彭瑩玉、陳友諒,也包括他自己,其他人不敢用“雄” ,而稱之為“寇” 。
另外還有,“歸于我”, 用 “我”不用“朕” ,御士也好,庶吉士也好,他們都只敢規(guī)規(guī)矩矩行文,不能似朱元璋這般灑脫,信馬由韁,一氣呵成。石良是較早歸順朱元璋的安徽老鄉(xiāng),朱元璋對石良一直贊賞有加,幾度敕封石良。這道圣旨,說明朱元璋認定石良是一位有德有節(jié)難得的將才,同時也是一位忠義有為的賢臣。安慶府志、宿松縣志都全文記載了這道圣旨。
第二,為什么《明史》對石良只字未提呢?有人說是石良的官銜低(五品)不能入史,有人說是明太祖朱元璋生性多疑,還有人說是撰史者無意遺漏?在我看來恰恰是因為1363年鄱陽湖送糧“誰送糧,封宰相”的口喻。這段歷史,怎么寫?實寫,還是虛寫?實寫,說明皇帝言而無信;虛寫,石良豐功偉績一筆抹殺。不寫,兩邊都不得罪,無聲勝有聲。史家深思熟慮,高明圓滑,不得不令人欽佩。
明代詩人楊幾有《過宰相塘述懷》詩寫道:“將軍鐵騎去何時?自有宗孫祭酒卮。萬古功名麟閣在,先朝姓字簡書垂。山村孤冢蘋蘩到,華表千年鳥雀悲。荊棘銅駝時事改,行人猶說相公碑!保ㄟ@首詩《石氏族譜》的題目是《清明過石將軍墓》,并且附有“墓在杜溪,人呼宰相墳,刻詩在”小字) 。
(2013.10.5)(待續(xù))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3#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45:44|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九、名垂青史
石良是宿松石氏名人!妒献遄V》介紹他的生平事跡:“仁八公,真一六子,諱子良,字均達,號松顏。居豆溪。從明太祖累功,授統(tǒng)兵元帥,敕封武德將軍,后升授武節(jié)將軍,世襲管軍正千戶。仕跡載《通志》、《郡志》、《邑志武胄傳》。誥敕并入邑志,祔祀邑振英祠,春秋與祭。生于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二月十七日辰時,卒于明太祖洪武甲戌(1394)四月二十九日亥時,葬豆溪大屋西,壬丙向,有誥敕碑。妣周氏,生卒缺,葬荊橋安峰山下大路東,向南,有圍。女一,適太湖陳文二。繼妣何氏,生于元順帝至元庚辰二月,卒于明太祖洪武壬申,葬月山殷家山白虎嘴仁三公墓右,寅山申向,有碑。子三:鏡、鉞、鏻。女一,適李文彥。繼妣李氏,生于元順帝至元庚辰二月十七日亥時,卒于明成祖永樂丁亥十二月十八日巳時,葬雜湖嘴石頭坡對大賽湖,寅山申向,有碑。子一:锜。女二:長適費千戶弼,幼適黃景文。”
族譜有《松 顏公 本 傳》“公為真一公第六子,諱子良,字均達,號松顔。形體魁梧,饒勇力,善騎射,伯仲間維公英特。元季,群雄角立,公常憤然。至正十一年辛卯冬十一月,徐壽輝等掠潛山。紅巾賊屠宿松,居民竄伏山澤,公起義兵保障,精銳四出,掩賊不備,賊數(shù)戰(zhàn)不利,徙巢以避之。(初紅巾踞黃梅白蓮峰)民少息。十年間,盜畏威而不犯境,民懷德而不知兵。二十二年辛丑,明師攻取九江,公籍人民率士伍詣行在歸附。太祖嘉其忠義,委令守御宿松。壬寅春,奉調(diào)夾攻湖廣,凱還。夏七月,戰(zhàn)退姚平章,保全城壘。冬十一月,上差宣尉使湯和賚賜柳黃紵絲金頂帽、朝靴,欽授統(tǒng)兵元帥佩印。癸卯二月受命剿左平章、許副樞咬牙、李元帥等大捷,追至北峽關(guān)。尋征湖廣有功。丙午,略復(fù)湖州舊館,攻蘇州俱建殊跡。公嘗收降將張千、李虎,推心待之。所向前驅(qū),得共死力。今遺像猶旁侍焉。洪武二年,論功擬錫勛爵,公固辭。后于洪武四年,授武德將軍,十年九月升授武節(jié)將軍世襲誥命。并載通志。十有六年孟冬十七日致仕還鄉(xiāng),優(yōu)游林泉老焉!
有《松顏公 武 功 傳》(載《通志、府志•邑志•武功》),“石良,號松顔,天性果毅,謀略沉雄。元末盜起,剽掠無虛日。集鄉(xiāng)民筑城設(shè)寨捍御之。十年間,盜畏其威,不敢犯境,民賴以安。太祖起兵,良籍其士與戶詣九江歸附,掛統(tǒng)兵元帥印。尋參大軍,夾攻湖廣克之;策應(yīng)同安、舒城皆著功績。擢武德將軍,英武衛(wèi)正千戶,續(xù)升武節(jié)將軍。致仕歸,以長男鏡襲其職!
吏部侍郎延陵吳寬撰《松  顏  公  贊》,“峰峻其容,鷹揚其勢,軒昂之姿,深沉之器,外克勝乎周侯魁梧之倫,內(nèi)充塞乎孫武智勇之類。當草昧而統(tǒng)率義師,則于鄉(xiāng)有維翰維城之力;乘時機而從征不庭,則于國有為上為下之計。圣皇錫命,式寵榮其冠與珮于當時;德本益滋,允垂裕于子又孫之萬世。噫!豈非其生也有自,出也有為,有以關(guān)氣運之隆替者歟!”
石良十二世孫石云亭字頌功主編《宿松縣志》,五修《石氏族譜》,他作《裱裝先將軍松顏公遺像謝劉縉云先生作贊》(刻仙田詩在),“三百年初舊戰(zhàn)功,凌煙顏色黯西風(fēng)。官祠附祭名猶在,(公以捍御功附治振英祠祭)家廟陳衣影不空。虬電贊虛孤仲篆,丹青引發(fā)少陵鋒。時平得供新龕火,長豎英標對萬公!
石良還是宿松名人。道光版《宿松縣志•武 功 傳》398頁 介紹“石良”,“石良,號松顔,天性果毅,謀略沉雄。元末盜起,剽掠無虛日。集鄉(xiāng)民筑城設(shè)寨捍御之。十年間,盜畏其威,不敢犯境,民賴以安。太祖起兵,良籍其士與戶詣九江歸附,掛統(tǒng)兵元帥印。尋參大軍,夾攻湖廣克之;策應(yīng)同安、舒城皆著功績。擢武德將軍,英武衛(wèi)正千戶,續(xù)升武節(jié)將軍。致仕歸,以長男鏡襲其職。(《通志、朱志》)”
1990年版《宿松縣志》是這樣介紹他的。
石良,字均達號松顏,本縣新安鄉(xiāng)杜溪人,系南宋都統(tǒng)轄石興宗的后裔。幼習(xí)兵書,暢曉大義,元未群難崛起,石良在鄉(xiāng)招集義勇,筑城設(shè)塞,屯田養(yǎng)兵,以保境安民為己任。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太祖率兵攻克江洲,良率宿松戶籍所屬父義勇,赴九江歸順,太祖甚喜,即授良為統(tǒng)兵元帥,留鎮(zhèn)宿松。次年,朱被陳友瓊圍困鄱陽湖,一時彈盡糧絕,派俞通海來松向石良求援,傳出“誰送糧,封宰相”的口諭。良滿口應(yīng)承,親率部卒三千,連夜開挖一條三十來米的新溝,直通前江,把糧草運到明軍手中。太祖得救,重賞石良,許待江山定下后,再晉升相位。
元至正23年(1363年),朱又與陳大戰(zhàn)鄱陽湖,陳戰(zhàn)船被燒,敗出湖口,至涇江,石良率兵伏擊,陳中流矢而死,陳軍敗退武昌。不久,良奉命直搗湖廣,沖鋒陷陣,獲得西征勝利,全殲陳殘部,良立了大功。此后他在策應(yīng)安慶、舒城諸戰(zhàn)役中,成為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親下誥命,敕封石良武德將軍,充任指揮,鎮(zhèn)守亳州。十年(1376年)又封武節(jié)將軍,屯軍中都重鎮(zhèn)(鳳陽)洪塘湖,直屬中軍都督府統(tǒng)轄,足見太祖對其倚重。十九年(1385年),國家平定,朝廷大罷功臣,石良告退。太祖憶起許封相位誥言,深感自疚,乃囑返里營造相府,做個“田園宰相”,安度晚年。就這樣,石良還鄉(xiāng)后營造了一進九重的宰相廳,石宰相屋由此得名。
洪武二十七年1391年四月二十九曰,石良在家病逝,享年74歲,葬于杜溪虎形地,墓有豐碑高聳,斑斑敕文,展現(xiàn)了他開創(chuàng)洪武帝業(yè)的功勛。
道光版《宿松縣志•冢墓》110頁 介紹石良墓“武節(jié)將軍前統(tǒng)兵元帥石良墓,在杜溪,墓后有洪武誥敕碑” 。
中華詩詞網(wǎng)上有四首關(guān)于石良的詩,《過宰相屋社祀廟有感》,
作者署名人到中年a,謹錄于下。
(1)
戊日年年祭社神,勸農(nóng)月令動君臣。
鴉分臠肉人分酒,汗在嘉禾國在民。
宰相祠前千頃碧,杜溪河畔萬家春。
江湖廊廟心如是,物阜年豐報北宸。
(2)
帆檣糧草出新溝,提旅揮戈戰(zhàn)激流。
麟閣功名封上將,龍驤武德戍邊樓。
陳情拜表稱衰暮,問舍求田唱好秋。
何必山中居宰相,世無饑饉國無憂。
新溝:地名,為石良率軍為送糧草一夜開挖30余米的河道。山中宰相:陶弘景,道士,人稱山中宰相。
(3)
六百年來有望門,依然儉樸古風(fēng)存。
漁舠穿過單雙嶺,官道經(jīng)行來往軒。
一笛牛羊楊柳岸,兩橋煙樹稻花村。
晚來涼榻逍遙處,蛙鼓蚊鑼慶滿囤。
注:單雙嶺,單嶺和雙嶺是隔河二地名,為石良駐軍的地方。
(4)
水繞田莊樹繞塘,風(fēng)翻碧舞看青秧。
兒童放學(xué)清歌亮,農(nóng)叟催耕叱犢忙。
村里炊煙知飯熟,水邊砧杵聽衣漿。
綠珠掛葉垂金谷,朝露尤沾禾黍香。

(2013.10.6.)(待續(xù))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4#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46:07|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十、蔭庇后人
石良一刀一槍殺出個武節(jié)將軍世襲誥命已經(jīng)很不容易,而且從他而起,他的后人在明朝封授將軍銜的一共有17人,真正是封妻蔭子,福澤后人。謹簡述于下。
石鏡,石良的大兒子,字仲清,生于元順帝至正甲午(1354年),明洪武十四年,襲父正千戶職,十七年調(diào)云南臨安衛(wèi),赴任途中遇害,客死他鄉(xiāng),有傳,《仲  清  公  傳》:“義十一公,諱鏡,號仲清,為仁八公長子。勇而有謀,文武備材。洪武十有四年,襲父洪塘湖千戶職,調(diào)府軍左衛(wèi)管軍正千戶,欽授武德將軍世襲。尋調(diào)臨安守御,行至瀘州,遇奸被害。未獲大用。上憫惜之。”石鏡素好吟詠,詩文頗多,只傳下兩首。其一《寄  鄉(xiāng)》
圣代衣冠列網(wǎng)羅,祥麟瑞鳳果如何。攀鱗未遂青云志,對酒常聯(lián)白雪歌。
楓陛榮承恩似海,萱堂還憶淚懸河。故鄉(xiāng)遙望一千里,欲問平安無雁過。
其二《辭親之臨安》
長子今年方八歲,幼兒襁褓在他鄉(xiāng)。我今萬里臨安去,賴有吾翁教義方。
石潤,他的大孫子,武德將軍正千戶,有《武平衛(wèi)武德將軍潤襲職供狀》一篇:
石潤舊名保安,年二十二歲,安慶府宿松縣人,系石鏡嫡長男。有祖石良辛丑年(1361)十月于九江歸附,就守宿松縣。壬寅(1362年)攻湖廣等處,十月除授統(tǒng)兵元帥。癸卯(1363)年征湖廣,甲辰(1364)年五月十五日除授英武衛(wèi)流官正千戶。丙午年(1366)到湖洲舊館,攻蘇州。洪武三年(1370),授流官誥命。洪武四年(1371)正月欽調(diào)鳳陽洪塘湖千戶所。洪武十年(1377)六月,授世襲誥命。洪武十三年(1380)十二月二十六日,為因風(fēng)疾,令父石鏡替職,仍授本所千戶。洪武十六年(1383),欽依管出幼軍赴京操練,調(diào)府軍左衛(wèi)后所,五月授世襲誥命。洪武十七年(1384),欽調(diào)云南臨安衛(wèi),于四川瀘州被人謀殺身死。潤蒙?备熬。洪武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欽與世襲正千戶,優(yōu)給撥錦衣衛(wèi)中左所,關(guān)支全俸操練。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欽依襲除武德將軍正千戶,母張氏封太宜人,妻張氏封宜人。
洪武二十年三月二十九日
石洪,授武德將軍,“鉞長子,鏡嗣子,字啟寬,行禮一,居亳州,明成祖永樂癸巳襲親弟溫職任武平衛(wèi)正千戶,授武德將軍,有傳。生于明洪武辛酉(1381)八月二十日戌時,卒于明正統(tǒng)丙寅(1446)三月二十二日申時,葬任所。妣劉氏,生于明洪武甲子(1384)三月十六日巳時,卒缺,葬同夫墓。子三:彬、桂、材。女三:長適吳指揮,次適曹指揮,幼適黃千戶!痹帷叭嗡 ,即亳州,為亳州始祖。
石彬,授明 威 將 軍,“公諱彬,禮二公長子。膂力過人,工騎射。正統(tǒng)二年,襲父職。景泰元年,大同代州等處征戰(zhàn)有功,升指揮僉事。先是赴京操備,行次臨清北柳陰下,拾遺金一袋,守以待失者。久之,其人倉皇而至,泣曰:父久系監(jiān)獄,盡家產(chǎn)易三百余金,以贖父命,金亡父亦亡矣。問其姓名,曰:熇。即舉袋還之。熇分謝公,公厲聲拒之,熇仰天祝謝而去。子玉,襲武平僉事!
石玉,授明武平衛(wèi)明威將軍,《武平衛(wèi)明威將軍玉供狀》:
石玉,年四十五歲,系石潤侄孫。伯祖于洪武三十三年八月病故,無嗣。叔祖石溫二十四年九月十九襲職,永樂十二年正月十二日病故,無嗣。祖石洪十四年七月初七日襲職,正統(tǒng)二年正月老疾。父石彬本年四月二十五日替職,景泰元年月日不等,大同、代州等處節(jié)次殺賊有功。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升本衛(wèi)指揮僉事。七年四月老疾。玉系親男,本年十一月替武平衛(wèi)世襲指揮僉事,授明威將軍。父石彬贈明威將軍,僉指揮使司,母馬氏封太恭人,妻王氏封恭人。
成化十年月  日
石璽,湖廣歸德府參將,事跡載《邑志•武功》)。公諱璽,字國信,良四世孫。有勇力,善騎射。弘治四、五年中,永城扶溝等地翦除強賊。甲寅治張秋河有功,升指揮同知。甲子,擒獲沛縣賊渠。正德元年于海門剿殺?苁┨旖,升署都指揮,尋授參將。守歸德,封驃騎將軍。卒年五十八。子堅任河南都指揮使,季子奎任錦衣衛(wèi)前所世襲千戶,侍衛(wèi)禁廷。《湖廣歸德府參將璽供狀》:
石璽年三十一歲,系石玉庶弟。有兄石玉于成化十四年五月病故,無兒。男璽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欽準襲本衛(wèi)世襲指揮僉事,授明威將軍。生母華氏封太恭人,妻李氏封恭人。
弘治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又  供  狀
本職年四十三歲,弘治四年于永城縣擒獲強賊,五年又于扶溝縣擒獲賊首有功,升本衛(wèi)署指揮同知。十四年于沛縣等處緝捉賊首有功,升本衛(wèi)實授指揮同知,今授懷遠將軍。祖石洪贈懷遠將軍同知指揮使司事。父石彬加贈懷遠將軍同知指揮使司事。祖母劉氏贈淑人,嫡母馬氏、生母華氏、妻李氏俱贈淑人。
正德元年    月    日
石堅,懷遠將軍,事跡載《邑志•武功》。公諱堅,字介卿,璽庶長子。正德五年,蔭授河南衛(wèi)署指揮使。七年,剿平妖賊趙景隆于蒙城魏莊。九年,升指揮同知,掌印務(wù),封懷遠將軍。子金嗣職,調(diào)山海衛(wèi)指揮使!稇堰h將軍代狀》:
石堅,年一十八歲,系石璽庶長親男。石璽正德元年二月節(jié),于海門縣地方剿殺海賊施天杰有功,二年六月升署揮指使,本年七月擢升署都指揮僉事,守備歸德等處。四年五月痼疾。堅先于正德三年遇例納銀三百兩,于世襲指揮僉事上加二級,本年十一月替授本衛(wèi)署指揮使。七年四月于蒙城縣地名魏家莊剿平妖賊趙景隆等一千余名,九年三月升實授指揮同知,掌印管事,今授懷遠將軍。妻王氏封淑人。
正德十年月  日
以上都是石良的直系子孫。
他的兄弟仁七、仁十兒孫也有軍功者。
石鐸,仁七子,明平山衛(wèi)百戶,授昭信校尉。包侄石銳,仁十子,明宏農(nóng)衛(wèi)百戶,授昭信校尉。
孫石淮,仁七孫,明平山千戶,授武德將軍。包侄石孫滛,仁十孫,明宏農(nóng)衛(wèi)百戶,授昭信校尉。
石梁,仁七曾孫,明平山衛(wèi)指揮千戶,明威將軍。包侄曾孫石梧,仁十曾孫,明宏農(nóng)衛(wèi)百戶,授昭信校尉。
石瑜,明平山衛(wèi)指揮,授明威將軍。石硡,明平山衛(wèi)指揮,授明威將軍。石議,明平山衛(wèi)指揮僉爭,授明威將軍。石忠,明平山衛(wèi)指揮僉爭,授明威將軍。
石良兄仁七兒子石鐸軍功傳了七代!
明朝石氏一家封授將軍銜的一共17位,他們的名字是石良、石鏡、石潤、石溫、石洪、石彬、石玉、石璽、石堅、石奎(明錦衣衛(wèi),授武德將軍)、石金(石堅子,明山海衛(wèi)指揮,授邵武將軍)、石淮、石梁、石瑜、石硡、石議、石忠,石良直系11人,胞兄七哥6人。
進入清朝,石良后人棄武就文。1990年《宿松縣志》有名有姓的進士32人,武進士3人。32名進士中我們石姓中清朝100年間宿松籍石姓中進士9人:
1、石鼎,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年)第三甲第八十八名進士。
2、石葆元,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年)第二甲第三名進士。
3、石綸,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第二甲第六名進士。
4、石廣均,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年)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
5、石壽淇,光緒二年恩科(1876年)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進士。
6、石鏡潢,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第三甲第八名進士。
7、石長信,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第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8、石長佑,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進士。
9、石光暹,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年)第二甲第一百零九名進士。
石鼎,乾隆丙午經(jīng)魁,嘉慶己未進士,福建同安知縣,辛酉甲子鄉(xiāng)試同考官,署廈門同知;石葆元,乾隆己酉拔貢,戊申舉人,嘉慶乙丑二甲三名進士,翰林院編修,武英殿修,庚午貴州鄉(xiāng)試正考官,誥封朝議大夫,崇祀鄉(xiāng)賢祠;石綸,嘉慶戊辰順天鄉(xiāng)魁,甲戌二甲六名進士,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刑部主事、員外郎,吏部郎中,道光乙酉湖南鄉(xiāng)試副考官,壬辰甲午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辛丑會試同考官,誥授中憲大夫,晉贈榮祿大夫,祀鄉(xiāng)賢祠;石廣均,嘉慶己卯舉人,道光丙戌進士,兵部職方司主事加三級,誥授朝議大夫,崇祀鄉(xiāng)賢祠。著有賦草詩鈔、內(nèi)訟齋隨錄,入譜詩箴行世余詩文集待梓;石鏡潢,同治庚午舉人,光緒丙戌進士,朝考一等,刑部直隸司主事、員外郎銜;石長佑,丙子舉人,內(nèi)閣中書、主事銜,乙未進士,改江西即用知縣盡先補用、同知銜;石長信,郡稟生,戊子舉人,國子監(jiān)財學(xué)肄業(yè)生,覺羅教習(xí)期滿以知縣用,壬辰會試挑取謄錄,乙未進士,朝考一等,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本科散館,欽定一等第四名,授職檢討;石壽淇,癸酉舉人,甲戌進士,藍翎同知銜,江西安福、廣豐、南城知縣,乙酉鄉(xiāng)試同考官。石光暹,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年)第二甲第一百零九名進士。
(2013.10.7)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5#
發(fā)表于 2013-10-14 15:46:42|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結(jié)束語:“不出狀元不開大門!”
歷史過去600余年,石良的后人僅男丁就有20000人。這其中歷史上有17位將軍,九名進士,明清兩代九品以上文武官員98人。
石氏地脈好么?我們不否認,但是我們要說,石氏注意培養(yǎng)人才。
請允許我講三件事。
第一、甲辰年(1364)三月,石良帶領(lǐng)本部軍馬前往克取安徽舒城和廬州的戰(zhàn)斗!吧详嚫缸颖,石良帶領(lǐng)兩位子侄前往。一位是他胞兄仁七次子石鐸,后來以武功授平山百戶,另一位是他的大兒子石鏡。請注意,石鏡當時才僅僅10歲,一個童音未變的孩子,不是跟隨父親游山玩水,而是前往勝負難測、血雨腥風(fēng)的戰(zhàn)場!“庭院豈生千里馬,花盆難養(yǎng)萬年松” ,17位將軍就是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
第二、“不出狀元不開大門!”宿松縣城離石氏鉞祖支祠幾百米的東門還有一座石氏宗祠,座落在原木器社旁邊。這是鉞祖的一個支裔“老六房”建造的。“老六房”是宿松石姓最優(yōu)秀的一個房族,石氏 9進士有6位出自 “老六房”。這座新建祠堂建成后,正門一直關(guān)著,平時進出都走旁邊的東門。
為什么不開正門呢?這一直對外秘而不宣的秘密。祠堂是石氏進士們出資修建的,他們說石氏雖出了九進士,但石氏沒有狀元,石氏要出狀元!這所石氏宗祠的大門就是為迎接新科狀元而開!
石氏宗祠為迎接狀元而開!立下一條家規(guī),警誡石氏后世子孫:
“不出狀元不開大門!”
何等上進的胸懷!
第三《石氏族譜》有一篇《樂 輸 條 議》。這是一篇捐資助考的氏族條議。它是石氏 “捐資助考” “作鄉(xiāng)會試場費” !扒橐蛭易遄陟粼瓱o余資,自嘉慶壬戌年,節(jié)婦魯氏捐緡七百余千,存祠賃放生息,以作鄉(xiāng)會試場費!
它規(guī)定族中請德高望重的學(xué)者對石氏學(xué)子定期培訓(xùn)輔導(dǎo)。每人“月作兩課,每課一文一詩,匯集送閱!
它具體規(guī)定了補助、獎勵對象、錢數(shù): “議鄉(xiāng)試場費,各給八足錢十千”,中式者“給賀儀捌足錢五十千”補助獎勵兩條錢;“會試場費給捌足錢四拾千”;中式者“給賀儀八足錢壹百千”;“入泮者給賀儀八足錢十千”;“食餼者給賀儀八足錢十五千”;“拔貢副貢給賀儀八足錢二十五千” 。
《樂 輸 條 議》是石氏家族的一項偉大創(chuàng)舉,是全族一件大事。它對今人仍有一定的借鑒和啟發(fā)。族人把它刻碑記載在《石氏族譜》上
(2013.10.14)(全文完)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872

帖子

4792

積分

新銳精英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86#
發(fā)表于 2013-10-22 22:15:42|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廣東
不錯,樓主敘述的很詳細。{:15_665:}{:15_672:}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263

帖子

1558

積分

研究生

Rank: 12Rank: 12

87#
發(fā)表于 2013-10-22 22:55:41|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宿松的一世祖不是在韓文那邊嘛
不放棄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8#
發(fā)表于 2013-10-27 14:39:22|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sxl88 發(fā)表于 2013-10-22 22:55
宿松的一世祖不是在韓文那邊嘛

對!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516

主題

2096

帖子

1萬

積分

風(fēng)云人物

Rank: 18Rank: 18

89#
發(fā)表于 2013-10-27 14:40:00|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柳下垂釣 發(fā)表于 2013-10-22 22:15
不錯,樓主敘述的很詳細。

{:11_255:}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未認證房介
90#
發(fā)表于 2013-10-27 15:44:51|來自:中國安徽安慶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安徽
{:15_664:}{:15_664:}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回復(fù)

使用道具 舉報

發(fā)表回復(f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shè)計:仁天際網(wǎng)絡(luò)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lǐng)CP備14013304號-1  
聯(lián)系客服 關(guān)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