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5134418VN0_conew1.jpg (186.48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1-3 10:28 上傳
回門即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rèn)門拜親。回門的時間各地不一,古時是結(jié)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滿月回門省親的。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后代沿襲至今。由于“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亻T時,舊俗規(guī)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后,一般不準(zhǔn)在岳家過宿,必須當(dāng)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nèi)不空房的風(fēng)俗。 按照我國婚俗習(xí)慣,結(jié)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稱“回門”。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jié)。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zhǔn)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煙、酒、茶、糖,煙酒需要紅色盒包裝的,以示喜慶,茶是表示過好日常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糖是表示甜甜蜜蜜;亻T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鐘動身。新郎新娘應(yīng)參加婚禮那樣認(rèn)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就應(yīng)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yīng)表現(xiàn)出親切熱忱,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 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向父母、親友和鄰里敬酒,感謝大家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后,不要急于回家,應(yīng)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后再告辭回家。并應(yīng)該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請親友、鄰里。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不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zhǔn)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回門”是新娘過門后第一次回娘家。新娘第一次回娘家與以后的回娘家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此次回娘家須有新郎同回,以表謝意。謝什么,當(dāng)然是謝岳父母家養(yǎng)大了一個好閨女;榍靶吕晌幢亓私庑履,是好是歹,一要揭了蓋頭才知道,二是要過了洞房花燭夜才知道,三是要下廚做了事才知道。哪個新郎要是通過這三關(guān),知道妻子是個漂亮、賢惠、貞潔、能干、知書達(dá)理的好女人,那不知會有多高興。由此可見,回門對于女婿或岳家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女兒女婿回門有許多講究。女婿要坐上席,妻家的叔祖輩老人也只能作陪,岳母大人還要親手蒸一碗酒娘蛋(也叫燒茶,現(xiàn)在一般是荷包蛋下面)給女婿吃。這是做女婿的在岳家惟一的一次貴賓待遇。因為是上賓女家眾家族親友都來敬酒,以示上賓之禮,所以往往喝得酩酊大醉。另有一個原因就是女家怕男的“好贏”(自視高而逞能笑話對方無能的意思),故在喝酒上精心應(yīng)對,多邀集族中能喝善飲之人陪酒,盡力使新郎一醉(自然也有分寸)。 按規(guī)矩女兒“回門”不能夜宿娘家,必須在當(dāng)天返回。此時男人早已有七八分的醉意,嬌妻在旁,兩眼微嗔,面帶嬌羞,而男人趁著酒勁愈發(fā)愛意蒙朧,醉眼含春,一對新人相攜相扶,一路趑趨趔趄,一路交頭接耳,摩摩索索回轉(zhuǎn)家去,別有一番風(fēng)致! |